咨询详情

希望离婚,有三个孩子,老大12岁,老二4岁,老三10个月

子女抚养 2023-05-30 12:19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有三个孩子想离婚的,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法离婚:
    1、协议离婚,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诉讼离婚,一方到法院起诉离婚,由法院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判决是否准予离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二款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一、离婚三个孩子女方能要几个
    1、夫妻双方离婚的,若夫妻双方存在三个孩子的,法院一般会从生育能力、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会判决夫妻一方至少获得一个孩子抚养权,但是若另一方确实不适合抚养孩子的,例如:其有吸毒、赌博等情况的,法院也可能将三个孩子都判决给另一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1)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女方怎么能要到孩子抚养权
    如果女方在以下方面都优于男方的话,就是可以将抚养权判处给女方的。
    (1)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如涉及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应提交子女本人愿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的相关证据。一般,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一般更为成熟,对于离婚的含义及后果都基本了解,虽然这样会对其造成伤害,但这种伤害是避免不了的,使孩子由对其成长最为有利一方抚养,算是对其的补救吧。如果离婚的双方争取孩子抚养权的争议比较大,建议最好是委托律师办理的,避免双方碰面会起纠纷对孩子引起不好的影响,父母离婚已是一种伤害,再因为抚养权的争夺而吵架对孩子的伤害会更大;
    (2)收入状况:证明自己经济收入状况良好,与对方有差异;
    (3)工作环境:看谁的工作环境更好,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4)居住条件更好:提交有关居住情况的证据,比如离学校较近,小区配套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那么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5)双方的工作性质:如果一方是摆摊卖早点的,一方是承包房屋工程的包工头,显而易见谁的工作更有利于抚养小孩;
    (6)性格修养:一方的性格修养、思想品质,就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性格修养、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7)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更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8)其它家庭成员状况:比如双方父母基本条件。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 有三个孩子离婚如会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1、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2、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3、父母双方协议两周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4、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5、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烟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