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微信、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等信息泄露,也记录了人脸识别,但已取消银行卡,更改密码,将被网上贷款

网络借贷纠纷 2023-06-11 12:10 人浏览
共2位律师解答
  • 个人信息泄露了被别人网贷属于非法网贷,受害人是不用承担贷款的还款责任的。冒用他人的身份证成功接到网贷的的行为,法院认定贷款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 个人信息泄露,贷款公司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发放贷款。个人贷款是需要本人同意的,且贷款方需要核实贷款人的真实身份,否则属于违法贷款的行为。单凭拿你的身份证信息是不能办银行任何业务,包括信用卡和贷款,
    要求提供身份证办理的业务,一般都要对身份证进行核查,要求本人办理的营业员有核对身份证的责任。
    信用卡办理过程中,必须执行“三亲”制度,即:即亲见申请人本人、亲核申请人身份证原件、亲见申请人本人签字,只要银行人员执行制度,只有本人身份证是不可以办贷款的!
    别人是不能够使用你的身份证办理贷款的。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贷款的时候会核实是否是本人身份。
    根据法律依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 贷款人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发放低风险质押贷款的,贷款人至少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定借款人真实身份。
    第十八条 贷款审查应对贷款调查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调查人的尽职情况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抵(质)押比率、风险程度等。
    扩展资料: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一条 贷款人违反本办法规定办理个人贷款业务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贷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可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监管措施:
    (一)贷款调查、审查未尽职的;
    (二)未按规定建立、执行贷款面谈、借款合同面签制度的;
    (三)借款合同采用格式条款未公示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
    (五)支付管理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红河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