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口头停职,不让员工上班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7-31 10:21 人浏览
共12位律师解答
  • 1. 用人单位应该以书面形式告知员工停职,并说明停职的时限和原因,口头通知停职不具备法律效力。 2. 员工被停职期间的工资和其他权利应当照常保障,不受影响。 3. 如果没有合法正当理由,用人单位不应单方面停止履行劳动合同义务,不让员工工作。 4. 员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要求恢复工作或者获得经济补偿。也可以进行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 5. 建议员工保留证据,如监控记录、同事证言等,以证明被口头停职的事实。 6.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改正,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要求依法处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7. 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要注意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积极配合调解、仲裁或诉讼程序。 8. 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障自身权益。
  • 不让员工上班有证据,申请仲裁经济补偿金
  • 你好劳动纠纷的事情可以说说的
  • 您好,您这边工作多长时间了
  • 你好 收集证据 积极维权
  • 你好,请问这边工作多久呢
  • 停薪停职可以不去上班,但需要注意的是,停薪停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律分析:不可以上班。停职处理就是暂时停止现在的职务工作。停薪停职是用人单位自主管理的体现,关于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停薪留职人员在从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时,原则上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劳动保险金,其数额不低于本人原工资的2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不可对员工进行停职停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根据你所陈述的,如果是单位停工停产,一个工资周期内,仍需全额支付工资。后期需要按照当地最低工资保障支付。
  • 你好,请问可以帮到你吗?
  • 你好,你具体诉求是什么?可否详细说下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西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2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