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做服务员最近要离职要去其他地方,但是店长说人手不够不给走,他一月份知道我要走,但是没说要在打卡的程序上申请离职,最近几天才说,但是要等到下个月中旬才让我离职怎么办

劳动合同纠纷 2024-02-17 16:27 人浏览
共5位律师解答
  • 您好,如有已经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离职的,离职时间届满时,劳动者就可以直接离职,不需要店长同意。关于工资待遇,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待遇的,可以在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维权解决。
  • 可以后续据此抗辩,予以主张赔付。
  • 去你们单位的人事科或者人力资源部进行办理离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离职纠纷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离职纠纷可以找以下途径解决:
    1、找委员会进行调解;
    2、调解不成的找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子做分析并做出仲裁;
    3、双方当事人如果对劳动仲裁不服或有异议,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请劳动纠纷诉讼。
    劳动者离职应当提前30日向公司发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自公司收到通知之日起30天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就依法解除。
    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与否,时间一到,劳动者可以离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 离职纠纷处理方式如下:
    1、如果职工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则用人单位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
    2、如果职工没有提前30天通知单位而直接离职,因此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职工进行赔偿。
    离职纠纷找哪个部门调节
    离职纠纷应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劳动者提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书面提出辞职后,到期后就可以离开。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工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揭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5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