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在我与单位的劳动合同纠纷中,由于去年(2011年)单位没有与我续签劳动合同,在劳动仲裁单位输了,单位又上诉到法院,并且伪造了我的劳动合同(伪造我的签名),在庭审中要求出示与之相关的辅助证据单位又拿不出来,结果法庭只有做笔迹鉴定,但鉴定结果对我很不利,说是我本人所签。 为了推反此份假合同,我走访了许多单位在职和刚离职的员工,并且拿到了他们与单位签的劳动合同原件,通过比对和他们的证言证实,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份假合同,而且在伪造的合同中有很多明显的做假痕迹,现略举几点如下: 一. 合同台头甲方信息栏其他职工都盖有单位公章,而我的合同上没有。 二. 合同台头乙方信息栏其他职工都是由乙方自己书写,而唯一就我这一份是打印的,而且都是错误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号码等)。 三. 合同条款中凡有下划线的地方(如.合同期限、部门、岗位等),其他职工都是由乙方自己书写,而唯一就我这一份是打印的。 总之劳动合同上除了仅有他们伪造的三个字的签名外,无任何手写痕迹,既然能够出示“合同”,但为什么又不能出示与之相关的辅助证据呢? 四. 合同结尾甲、乙双方签字处为平行摆放(其他职工都是这样),而唯一就我这一份将乙方签字处人为的移至下方,并且有意去掉了日期签字栏。 五. 合同结尾所谓的签名,完全是单位搞的鬼,采用的科技手段克隆和摹仿的。所以对于此份伪造劳动合同。第一.我根本就没有签过这样的合同,也不承认这份合同。第二.我也从未收到过这份合同(请单位拿出有我签收的记录证据)。 综上所述,处处疑点都表明这是一个精心策划,利用科技手段伪造的假合同,所以针对这份假劳动合同,和我掌握的其他职工的合同证据和证言,能否推翻对方的假劳动合同,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下一步我该怎么走,请各位律师大师们给我指点谜径,本人表示万分感谢。 在此深表谢意。

其他 2014-11-05 05:51 人浏览
共6位律师解答
  • 如果确系伪造,可以通过鉴定来辨别。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复制或者伪造是可以查出来的。如果鉴定结论为是你本人签字,法院一般会依据鉴定结论定案。当然,即使你曾经被骗签字,你没有证据可以推翻的话,还是要承担无法举证的不利后果的。
  •   伪造学历如果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对劳动合同的履行存在影响,构成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可以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为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如果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劳动合同的履行无影响,劳动合同是 有效的,比如一个大学本科的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表示其是高中学历,劳动者获得了操作员岗位,用人单位后来获悉劳动者的真实学历,那么该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 公司欺骗了劳动者给劳动者一份假劳动合同,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为无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劳动合同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同时签订,或自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其次,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 建议委托律师处理。
  • 您好。如果确系伪造,可以通过鉴定来辨别。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复制或者伪造是可以查出来的。如果鉴定结论为是你本人签字,法院一般会依据鉴定结论定案。当然,即使你曾经被骗签字,你没有证据可以推翻的话,还是要承担无法举证的不利后果的。或许您可以要求法院再次鉴定。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6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