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于2020年4月26日上班,6月12日离职。上班之前跟老板谈的是保底4000多劳多得。他也没说必须干满1年。我现在离职他说这个保底4000是必须干满1年才可以。要按计件算。遇到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劳动纠纷 2022-10-11 13:0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如果劳动者是在当月的上旬辞职的,单位一般不需要为其缴纳当月的社保;如果是在下旬离职的,则一般需要缴纳。如果劳动者离职后,社保出现中断的,参保人将无法正常使用社保卡。
    法律依据:如果劳动者是在当月的上旬辞职的,单位一般不需要为其缴纳当月的社保;如果是在下旬离职的,则一般需要缴纳。如果劳动者离职后,社保出现中断的,参保人将无法正常使用社保卡。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 自员工离职之日起2年内可追缴。公司未缴纳社保的持续行为超过2年的,要从违法之日起补缴;社保部门追诉时,未缴纳的社保行为终了超过2年的,属于已超过时效。出于维护职工权利,对于超过时效的情形,劳动者如果能够提供佐证材料的,公司依然需要补缴社保。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劳动者辞职后可以立即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如果劳动者打算通过仲裁的方式来要求单位补缴的,需要在一年的时效期间内及时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兴安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