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务合同需注意什么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6 05:29
人浏览
导读: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务合同需注意事项有: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具体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如何约定。在司法实践中,因劳务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三年。

  一、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务合同需注意什么问题

  劳务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包括:

  1.劳动者要明确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判断是否为合法企业;

  2.劳动者要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约定清楚,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二、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之间的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合同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但劳务合同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彼此之间无从属性。

  3.主体的待遇不同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务报酬。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