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褚福灵:为什么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6 00:41
人浏览
  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什么是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什么要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及如何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在理论上进行相应解答。   一、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实现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   [定义]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将每一个参保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都记入参保人的账户,做到账钱相符、账人相符、账账相符,形成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从“统账结合,并账管理”向“统账结合,分账管理”的实质性转变,真正落实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进而为缓解经济波动和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事业的冲击提供基金保证。   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199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进一步确立了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部分积累制度。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各地陆续建立了基于个人缴费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由于转制成本没有得到及时足额补偿等原因,本该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在当期被支付,出现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部分积累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初衷未能实现。为了防范老龄化高峰带来的养老风险,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中明确要求,“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社会统筹基金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   2、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把“空账”变成“实账”,实现个人缴费完全积累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权益归参保个人所有,职工在跨统筹地区调动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应随之划转;参保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基金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受益人按规定继承。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将参保个人的个人账户变成一个“实账户”,而非“名义账户”,统筹账户不再占用个人账户基金,做到“账实相符”和“账钱对应”;就是在每个参保者名下能够有实实在在的基金积累,就是完成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型。归结起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实现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将个人账户变成“实账户”,进而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抗风险能力和有效减轻财政在经济波动时承担“养老金兜底”的风险性责任。   二、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必要性表现到制度要求、存钱养老、化解经济波动风险和保护职工权益等方面,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可行性表现到中央政策、财政投入和基金结存等方面。   1、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   按照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统筹基金部分现收现付,实现互助共济和代际供养;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完全积累,实现存钱防老和自我供养。如果统筹账户继续占用个人账户基金,势必持续存在“空账”运行,部分积累制便成了现收现付制,不但违背了改革的初衷,也弱化了个人账户的养老功能,存在较大的“空账”风险。同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自1998年以来大致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这部分结余从理论上讲主要应当是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如果不做实个人账户,又有这么多的基金积累,必然违背“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为此,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势在必行。   2、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存钱防老”和化解经济波动风险的需要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财力还不够强大,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老龄化问题也比较严峻,因经济波动而影响养老金支付的压力较大,光靠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制度进行养老将面临较大风险,应当未雨绸缪,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形成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根据预测,2030年至205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因此,老龄化必将到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也必将到来。如果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有足够的资金积累,老龄化最严重的年份就不一定是养老基金支付压力最大的年份,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的影响将会降到一个较低的区间。事实上,这正是在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我国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俗话说得好,“家中有粮吃饭不忙,手中有钱养老不慌”。这句话便体现了“存钱防老”之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财政承担基本养老金支付的兜底责任,如果通过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而化解了养老金支付压力,也相应减少了财政资金的未来支付风险。财政之所以应出资弥补养老基金历史缺口,进而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是保证财政自身持续支付能力的需要。 [1] 2 下一页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