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揭开担保行业面纱 理性投资理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4 17:06
人浏览

担保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小企业规模的迅速壮大对资金有巨大需求,另外,百姓个人财富也大量增加,投资渠道有限。民间借贷在这种需求下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担保公司作为民间借贷的中介性机构,其出现为民间资金找到了一个出路,既解决了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难题,也为老百姓资产跑赢通胀提供了渠道,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担保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监管薄弱,而且由于经济效益的榜样力量,短时间内大量担保公司井喷式出现,让老百姓眼花缭乱,许多不正规的担保公司趁机混水摸鱼,利用当前制度不健全和监管缺失发横财,超范围经营、违规操作时有发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作者拟通过对目前担保行业现状简单分析,为大家揭开担保行业的神秘面纱。

民间借贷从借款主体上大致分为个人借贷以及企业借贷。现行借贷模式中,具备担保资质的担保公司以担保方出现,不具备担保资质的大量的咨询公司、投资公司、管理公司等往往都以个人对个人或者个人对企业的方式出现,而不以公司名义办理相关手续。现在民间借贷多数采用“抵押(质押)+公证”的模式,公证机关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债权人可以去公证处申请执行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省去了诉讼程序。

个人借贷,即担保公司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模式,一对一模式中理财和借款客户大多是个人,且借款方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房屋)抵押在理财方的名下,公证后去房管局办理抵押、解押登记,手续稍微复杂,但比较正规、安全。

企业借贷,即个人对企业的模式往往是出借人、借款企业和担保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上担保公司与借款人承担连带责任并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然后借款企业和担保公司签订股权质押(设备抵押、房产抵押等)等反担保合同,将借款企业的股权质押(设备抵押、房产抵押)给担保公司作为反担保。一旦借款人违约,担保公司在代偿以后取得债权人资格,可以直接对借款人申请强制执行。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担保公司开展企业验资、增资、票据业务以及大额的短期拆借,这种业务往往利润较高风险大,一旦一笔大额单子回收出现问题马上就影响担保公司的正常运转,出资人的资金安全将受很大威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