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高息放贷频现担保业身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4 17:26
人浏览

“本来是想筹到救命的"过河钱",谁知经过担保公司反被剥层皮。”在广东做中小家电的老板杨先生无奈感叹。据他讲述,因为开始向银行借款800万抵押物不足,转而寻求担保公司。谁知经手担保公司这一环后,最后以扣除保证金和抵押物不足为由被截留掉大部分资金,到手的不足200万。

据了解,为了避免向银行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而冻结自己的流动资金,强制扣除客户的保证金来截留资金的行为如今在担保行业里越来越普遍。更为严重的是,在资本逐利的特性下,有些担保公司不做担保业务,而从事着高风险投资、高息借贷甚至非法集资。有业内人士吐露,担保公司吸储,一般年息高达18%,然后再以30%-50%利息拆借出去。

“如果揽储放贷的担保公司倒闭或者携款逃匿,这种扰乱金融市场的行为将是非常危险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王曦认为。针对这种担保行业“异化”的现象,近日,广东省金融办发布了截至5月底的获经营许可证的担保公司名单。此前全省1200多家在工商局注册的担保公司,如今只有326家担保公司获证。业内估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担保公司面临淘汰。

现象年息18%揽储担保公司改放高利贷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担保公司一度成为中小企业信贷的助推器。”据广东省信用担保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采用看抵押物价值放贷,而小企业一般都抵押物不足,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担保公司。

具体运行在于担保公司在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时给予担保提升企业信用级别,帮助企业拿到贷款。作为承担风险的对价,担保公司向企业收取一定的担保费,若贷款出现问题,担保公司要向银行100%代偿。“这样一来既减轻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又满足中小企业贷款短、频、快的需求。再加上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担保公司繁荣发展起来。”担保协会该负责人说。

以广东为例,据估算,去年纳入省备案管理超过300家的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额近1500亿。其中新增担保贷款将近800亿。充分说明担保机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正常而言,担保公司本该是帮中小企业打通融资环节的救命稻草。然而如今网上却有人形容,担保公司如今已沦为放高利贷的“二道贩子”。广州某担保公司人员对记者说,今年资金面又大幅紧缩,业务量明显下滑。部分担保公司出于利益考虑,开始偏离了主业,大量从事短期企业融资和高息资金借贷等活动。

“小额信贷担保开出的18%的揽储年息实在诱人。况且他们一再强调没有任何风险,我身边好多亲朋好友都已经参与了。但隐忧还是有一些”,广州的莫先生对记者说。

另一方面,被抬高的融资成本,反过来加重了中小企业负担。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小企业的年化利润一般在10%左右,而高达60%—70%的民间融资成本根本是多数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无法逾越的“坎”。以广东做中小家电生意的老板杨先生为例,经担保公司最后拿到的钱是200万。那么以年息60%—70%来计算,那么到了年末杨先生需要还款320万—340万。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以目前银行一年期商业贷款为例,目前利率为6.31%,也就是说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高于年化25.24%。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