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解读其种种误区 赠送面积真的越大越好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09 23:37
人浏览
时下风靡两种赠送:一是地下空间;二是挑空加板,不论哪一种,其实都是问题多多。关于地下空间,虽有“私人会所”之类的美好概念,但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购房者还是有必要冷静思量。

权属风险

《物权法》规定,商品住宅内的任何建筑物,产权只有两种,一是私家产权,二是公共产权,绝没有第三方产权。非私人产权的面积部分就是公共产权,即全体业主都有使用权力主张。所以购房者必须要对不计入私人产权的地下室保持足够的谨慎,这些“赠送”面积虽然足以让人冲动,但是太有可能在将来纠缠不清,带来麻烦。当然,别墅因为通天通地,所以问题不大。

还有一类情况就更糟糕,既不计入私人产权,也不计入公共产权,规划上根本找不到这些面积。这样的地下室,就是通常讲的“违章建筑”,虽然违章的是开发商,但是倒霉的是业主。

泛潮风险

为什么很多建筑有架空层,仅仅因为地势不平?这个问题有太多人忽略了。事实是,架空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防潮。重庆人都太熟悉重庆的气候了,秋冬时令,是极为潮湿的。

当你遇见“赠送”的地下室时,真的有必要了解这是否已经是建筑的绝对底部,如果是,小心泛潮。

利用率考量

很多洋房别墅,是卖给第一次购买洋房别墅的人的,为此,“私家会所”真的很让人心动。然而,住过洋房别墅的老主顾们,应该会有体会,所谓“私家会所”,“第二客厅”,利用率极低。尤其是当作第一居所的房子,温馨实用显然更有意义。

假如将买房子称作一次性成本,装修称作二次投入,那么日常维护就成为打理成本。太大的低利用率空间,却要耗去可观的二次投入和打理成本,并不划算。

至于挑空加板,则要考虑质量风险的问题。比如,不管开发商加板还是自己加板,后期加的板是不在房屋质量官方验收之列的,出了问题究竟找谁;再比如,加的板即便也符合承重负荷要求,但是毕竟和建筑主体结构若即若离,结构上讲是存在风险的。

洋房别墅也罢,高层公寓也罢,赠送面积被冠以“附加值”,进而吹捧,已经成为倾向。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太过激动,还是冷静一点好。真正优秀的房地产开发商,其实并不在意如何走“旁门左道”,但一定把主流的房子做到足够好。马云有句话说得很好:“有些事我不会去做,原因恰恰在于,这件事看上去好像都太对了,或是太美了。”他还说过一句更有意思的话:“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往往是免费的东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