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购房置业五大心理误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11 02:17
人浏览

  误区一:买涨不买跌

  有人喊跌,有人看涨。面对不确定的房产市场,开发商纷纷打出优惠的旗帜,有的则是用"提价"的手段来刺激购房者出手,而很多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想法则成为了主导。

  过去宏观调控的历史显示:在08年的下半年,全国各地房产销量都多多少少有所下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这样大的经济环境下,购房者持币观望的态度愈发浓厚。09年,购房者的刚性需求再次刺激购房热情,市场的销售金额及销售面积都在大幅上涨,很多购房者纷纷出手,此时的房价也开始水涨船高。

  卡拉扬国际花园管理集团李海湖总经理认为:其实,有时候更应做个理智的购房者,当身边的人都火热入市买房的时候,自己可以不去凑热闹。而在别人恐慌选择观望的时候,一定要清醒,在看跌的时候选择一个合适价位出手,这样才不会被外界所"迷惑"。

  误区二:不研究市场政策

  有人曾经说过,国家政策的放宽与紧缩是整个楼市的晴雨表,这话一点都不假。在08年后半年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国家一再下调利率,接二连三出台楼市新政,不仅刺激新建商品房市场,更是对二套房进行了政策松绑。而在楼市持续转热的09年,二套房贷优惠政策逐渐叫停,这无疑又给"发烧"的楼市注入了一剂维稳针。

  李海湖认为,作为购房者,倘若对这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深入理解分析,便可对此时的楼市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样,购房者在了解整个环境之后,政策宽松的时候买,政策控制收严的时候密切观望,这才可以称得上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三:只挑便宜不选贵

  买东西能便宜就便宜,节俭为上,这样的道理的确是个传统美德,然而在购房的过程中,您可千万别过度地"捡便宜",毕竟房子除了供我们使用外,更是具有增值和保值的投资特性。

  李海湖指出:房地产除了地段的差异外,品质、配套、物业、圈层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导致房价不同的原因,这些足以影响购房者居住的品质,而如果考虑到投资,则更是要买好的,这样无论是增值、出租,还是转手出让,都会相对容易一些。

  误区四:攒够钱再出手

  很多人每天精打细算,攒到足够的钱才考虑买房,有的甚至是攒够了付全款,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曾在一知名上有这样的讨论:当大多数人只有1000元工资的时候,房价在2000元左右,10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20万,而10年后不吃不喝攒够了20万元的房款时,不考虑房源的情况下,同一地段的房子恐怕早已涨到万元以上。例子很简单,却说明了一个消费理念问题。

  钱是活的,会用钱才会生财,而回归到购房,一定要掌握一些窍门,如首付越低越好,月还款周期越长越好。

  误区五:只图一步到位

  尽管刚性需求是西安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特征,但购房者却不应该让自己的思想被"刚性"这两个字禁锢住,有的购房者甚至为了所谓的一次性到位花费了很大成本,到后来才发现,累了自己的同时也是一种浪费行为。

  李海湖认为:对于年轻人而言,地段好、朝向优的两居室足以与远郊超大的三居、四居媲美。地段好的优势不仅为购房者减轻了房款压力,更可以满足人们出行方便的需求。而在随后想再次置业转向改善性需求时,地段好的小两室也是市场中的"畅销款",如果出租,其租金也不菲。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