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整个下半年都处于试探期,最好不买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12 21:39
人浏览

博友及网友问询,目前调控并没有因为经济原因而出现松动迹象,相反,近期国土部、财政部、银监会、发改委等权力部门居然不约而同地宣称,以前人们以为会松动的部分再次从紧。

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是:

1、调控是否就此尘埃落定?

2、调控向左向右的可能方向,天平会倾向哪一边?

言下之意,是否在房价松动下买房,后市房价是否会如期出现下降。

本人观点是:越是不断重申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不断重申以前已经出现过,已经颁布过的调控手段,越是证明松动的客观存在,越是证明房价并没有出现实质性下降,因为只有房价没有实质性被遏制,舆论不断高喊调控会松动的条件下,从政治角度、民生及舆情角度、和谐稳定大局角度,重申的警示意义、震慑作用更显著。

我们可以将政策思路拟订为:

不断重申,对开发商予以整体警示;对死扛不降的开发商给予提示;对敏感而产品先进的品牌开发商给予暗示(示意其引导性降价);对舆论进行整体上的拨乱反正;对投资投机性资金进行震慑;对所有利益参与方给予敦促;在此大前提大环境下促进市场形成面向普通市场的供应提速。

不断清理,实际上清理土地与清理土地增值税一样时断时续,有关房产税的讨论亦步亦趋,差别信贷只是专家性总结,在决策层眼中并没有差别说法,因此一旦出现类似举措,就被认为是从紧。

不断澄清,本轮调控后对手段作用程度一直是焦点问题,到底调控有效无效,后势后市如何,其实谁也没有准确结论,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派就是不断澄清,如前段时间有关差别信贷的执行,明紧暗松,这个时候银监会及央行就不断开始澄清,澄清的过程实际就是调控不断前进的舆论基础。

从调控政策将在不断重申、不断清理、不断澄清的思路与表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

调控有关的政策性内容与政策性手段确实已经尘埃落定。未来有关调控,在手段上不会有进步,但也不存在房地产绑架国家经济一说,即不可能出现说词上的松动。

由此可以判断,下半年的整体基调将是各方主体对政策、对市场、对消费进行不断试探,既不会出现一边倒的降价,也不会出现一边倒的从紧调控政策,更不会出现剧烈波动。

在政策范围、政策手段、政策基调基本处于总体确定,而执行处于松紧波动的宏观环境态势下,成交量已经失去其过去的直接左右政策走向作用,单纯价格数据也失去了其促进或延缓政策从紧的张力,这个时候,对房价起关键作用的是消费。

也就是说,开发商依然会选择谨慎降价加整体观望,地方政府亦会紧跟大政策,从细节上不断调整本地地源及房源,搞均衡,银行也将看上级行的脸色行事,消费中的投资投机、改善性消费、异地投资都将处于观望盘整周期。宏观上的观望气氛、政策损害的一部分刚需,会导致市场出现持续的下行预期。

这个周期只有大型的政治事件才能予以缓解,因此明年两会前,市场一直会处于房价胶着、成交缓慢下滑的状态。

同时,市场中的原有投资投机性消费,主要是大部分炒房,或者一些民间资本持有的存量房源,可能会率行出现价格松动,并将其影响传导到新房市场,这个周期将持续整个下半年。

所以,建议最好不买房,如果买,二手比新房更强一些。

显然,没有一波明显的降价,政策不会住手,决策层也无法合理交待,消费观望也不会就此罢手。

另外,促进市场盘整,价格不会明显下降,统计数字适当有利于反映政策作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并且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迅速转移,这将间接支持政策既不左也不右,市场亦不会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从而维持各方的观望均衡。

这样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实质降价那一波段只能在来年上半年显现。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
公司法 深圳律师 重庆律师 昌平区律师 海淀区律师 南宁律师 债权债务 法律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资讯
房产证上加名字 婚前房产 二手房增值税 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房产证明 房产证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 房改房是什么意思 二手房购房合同 房产过户需要什么手续 房屋评估 房改房政策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 房产证更名 房产赠与 房产过户费 房产抵押 房产过户 房产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