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土地征收补偿费支付方式有哪些,什么时候支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1 10:57
人浏览

  土地征收补偿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通过银行借记卡或者存折直接发放给被征地方的。征收补偿费的支付时间一般会在征收补偿方案中有规定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土地征收补偿费支付方式有哪些,什么时候支付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土地征收补偿费支付方式有哪些

  征地补偿款应当是直接发给被征地农民和农民集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有条件的地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相关费用中应当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部分,可以根据征地补偿方案,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具体名单,通过发放记名银行卡或者存折的方式直接发放给农民。

土地征收补偿费支付方式有哪些,什么时候支付

  二、什么时候支付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征用集体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三、征地赔偿问题找什么部门处理

  (一)各地补偿安置的具体金额标准都不一样。详细情况应咨询当地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般来说当地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会以联合下文的形式明确补偿金额的具体标准。

  (二)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1、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2、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3、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土地征收补偿费是双方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之后所进行的程序了,也是征地双方最重要的环节。好了以上就是土地征收补偿费支付方式有哪些,什么时候支付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