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有何反倾销对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29 16:56
人浏览

  核心内容:我国有何反倾销对策?完善反倾销立法,加强利用反倾销手段,加大政府交涉力度,提高企业应诉积极性。因为国外经常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我国企业要用法律手段和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自己权益。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1、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运用法律手段和国际通行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尽管我国己于2001年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并于2004年大量参照了国际惯例,特别是重点遵守了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守则”。但是,由于时间仓促,缺乏实践,许多内容简单、抽象、模糊,操作性和透明度都不强。因此,首先应当借鉴和吸收国外和国际的成功经验,如反规避调查、维护整体利益原则、简单多数通过机制、倾销和损害幅度的计算、反吸收条款等,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义务,对外贸易政策统一由一个部门颁布,不用内部文件对有关规则进行补充和说明。除了出台专门的反倾销条例,还应该考虑到法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另外,应该注意反倾销立法中的因果关系及附加条件。还有就是,应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反倾销调查程序以及建立完善我国的反倾销诉讼体制。

  2、加强我国利用反倾销手段的能力。反倾销策略不仅具有防御性特征,其进攻性对抗性对保护国内市场也很有效率。现今,国外对中国提出的反倾销也多是以反倾销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我国有关部门应当认清反倾销的本质,不应总是在遇到反倾销指控时,对我国的倾销行为作自我检讨,而应主动参与、利用好反倾销诉讼,争取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公正的待遇。一味的妥协退让只会让别国更加肆无忌惮。外国产品在华倾销也由来已久,但是好像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国宣布对中国出口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后不久,我国即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这是个好的开始。

  3、继续加大政府交涉力度,主攻“市场经济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大部分行业的市场化运营,然而有些国家却无视客观现实,妄加臆断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不确定的“替代国”标准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市场经济地位这个先决条件不解决,中国多数出口企业就将仍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我国应利用国内外媒体加强宣传攻势,大力宣传我国市场化进程,并可以委托国内外有关专家或权威机构对我国市场经济转轨程度进行鉴定,增强说服力,避免歧视性待遇。要想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到普遍的承认,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尽早完成经济转型。

[page]

  4、采用切实可行措施提高企业应诉积极性。企业应诉积极性不高仍是许多反倾销案件被征高税的原因之一,目前外经贸部己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落实“谁应诉,谁受益”原则,切实提高企业应诉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摩擦将成为经济领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以平常心看待贸易摩擦,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总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的国际化程度,我国融入国际的广度也随之加大,伴随着我国贸易地位的上升,自然而然的导致了贸易摩擦的增加。贸易摩擦的增加是一个国家在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积极有效地反倾销法律制度建设对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对解决国与国之间贸易纠纷,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