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10,从源头推进农村妇女参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6 05:17
人浏览
女人当家的村庄
从山城重庆向南驱车近两个小时,就到了一个叫堡堂的村庄。村庄不小,有4000多口人,幅员5.5平方公里。
堡堂,曾经有着光荣的历史,昔日它是全国“农业学大寨”期间四川农业的典范;今天,全国“巾帼示范村”、“全国精神文明示范村”等荣誉让堡堂再续辉煌。
而带领堡堂人赢得这些荣誉、致富奔小康的是一群女人。
54岁的吴兴芬是堡堂村党委的领路人,在2010年村党委换届选举中又一次高票当选为村党委书记。
“女人当村干部,能干好吗?”堡堂的村民们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怀疑,吴兴芬用事实做了最好的回答:短短几年时间,堡堂村完成了“两纵三横”公路网建设,实现了村自来水100%入户,全村工农业总收入超过6000万元。
道路畅通了、村容整洁了、居住改善了、村民也增收了,过去不相信女人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村民们,也改变了想法,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女村官。
很快,村里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参选参政,与吴兴芬并肩打拼。
堡堂村的村民们这样评价:“女人当家,村民放心,全村发展。”
“妇女参政是衡量妇女地位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所长郭砾教授曾对媒体表示。事实证明,农村女性在基层社区,正以其更加廉洁、更加细腻和更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扩展着自己的参与空间。农村妇女参政可以为村委会建设带来不同的经验和视角,使村民自治更能体现不同人群的利益。
立法突破、机制创新,为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创造良好法律政策环境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妇女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及村民委员会应当促进男女平等……在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这三方面的规定被妇女界人士誉为修法的“三大亮点”。
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教授李慧英表示,新规定从源头推动农村妇女进村“两委”,是促进农村妇女参政的一个进步。
在地方,新一轮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妇女参选参政的积极政策,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取得了新突破。
海南省在去年召开的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海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至少有一个名额。”同时,海南省委办公厅就2010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村党的基层委员会、党总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成员中,一般应有1名以上女党员。”
11月中旬,海南村级组织第六届换届选举圆满结束。全省3019个村(居)“两委”,实现了100%有妇女干部入选,并且132名妇女干部当选正职,同时,村妇代会主任100%进了村(居)“两委”,走在了全国前列。
海南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强有力、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政策的出台。”
同样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的还有北京
在去年8月北京第八届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后,针对某些村“两委”中没有女性空白点村,北京市妇联指导各区县妇联及时制定了女性进“两委”的补救措施,逐村落实:有的将一部分优秀女党员或乡镇优秀女干部直接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主抓妇代会工作;有的调整部分优秀女大学生村官到女性“两委”空白村任职,是党员的女大学生村官任村党支部助理和非党员的女大学生村官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使其进入村“两委”班子。通过多种“补进去”政策措施,北京农村妇女进“两委”比例也实现了100%。[page]
2010的年终岁末,从广东省传来了又一个好消息:广东省新修订的《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至少有一名妇女”等条款。
记者注意到,被外界誉为“保女条款”的这些规定非常细致,诸如“主任、副主任的当选人中有妇女的,委员的当选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没有妇女的,委员的当选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有妇女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应当首先确定得票最多的妇女当选,其他当选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等等环节制度的设计为确保村委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妇女提供了较强的操作性。
广东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通过这些规定,妇女当选的问题不大。”
宣传培训、提升素质,为农村妇女参与基层自治实践搭建平台
“认真学习,提高民主法制意识;积极提名,推动妇女参选;依法参选,踊跃参与竞争;珍惜权利,投好庄严一票。”北京市的农村妇女姐妹在去年村党支部及村委会换届选举前都收到了这样一封号召信。
政策的保障、机制的创新,大大激发了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农村妇女参与村务管理实现了由“躲躲闪闪”到“争先恐后”、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历史性转变。
河北省妇联开展了大规模的“我参与、我争当、我提高、我发展”(参与妇代会选举、争当“两委”女性候选人、提高素质和能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为主题的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教育活动,把培训过程制作成教材和光盘发放到近5万个行政村,挖掘和展示妇女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楚门镇的村民这段时间手机上每天都能收到关于妇女村民代表选举的短信,村里LED显示屏、横幅、宣传小册子、《公开信》等载体上宣传的也是妇女村民代表选举的目的意义、政策要求、资格条件等内容……
“农村妇女进村‘两委’参与村务管理,除政策法规保障以外,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很重要。”采访时,吴兴芬深有感触地说。
2010年12月20日,广东、安徽、广西三地200多名女村官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全国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启璞计划——村“两委”女干部培训试点项目启动仪式。作为推进村“两委”女干部能力建设的创新之举,该项目由妇联组织与高等院校、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方合作,运用现代手段、现代培训方式,通过进大学集中、远程教育和实践计划三个环节对村级女干部实施培训。
但就在2010年全国村“两委”班子女干部比例、村“两委”女性正职以及村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比例普遍呈上升趋势的同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对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展的执法检查中,农村基层妇女参政比例较低的问题在多个省(区、市)的汇报材料中都有突出反映。
这让2010的岁末我们在收获欣喜的同时,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许,期待着农村妇女参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妇女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