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02 13:38
人浏览

  1、施工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1.1截面特征参数。桥梁施工可能存在截面尺寸误差,这种误差将直接导致截面特征参数(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等)的误差,控制过程中通过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实时监测数据对截面特征参数进行动态修正并作误差分析。

  1.2材料特性参数。材料特性参数主要指材料的弹性模量E,对于混凝土材料来说,弹模在施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波动,在桥梁施工计算中要按照实测值进行分析。

  1.3温度及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但桥梁结构中的温度场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贯作法是通过定时观测(如每天早晨日出前进行观测)来尽量减小温度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桥梁结构的形成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混凝土桥梁结构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内力与变形都有明显的影响。

  1.4荷载参数。荷载参数主要是指结构构件自重力(容重)、施工临时荷载和预加力。对于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由于容重变化、涨模等原因引起的构件自重变化经常发生而又没有一定的规律。由于施工组织不合理材料堆放引起的施工临时荷载,也会有较大的误差。对于结构体系中的有效预加力,由于预应力损失的变化也常常引起不小的误差。

  2、监控方法和步骤

  在实际桥梁的施工控制是一个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主梁标高和内力实行双控。它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据采集系统,即在桥上埋设各类传感器和设置监控系统,采集资料。再一个是资料分析仿真模拟系统,将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下一个施工阶段的参数。通过有效的监测监控工作,最终减小或消除设计与实际施工过程差异的影响,保证设计的施工过程和受力状态得以准确实现,确保主梁准确合龙并使最终的主梁线形和内力达到设计状态,减小后期桥面铺装的难度。首先将由设计单位计算确定的各施工阶段的主要测试部位的施工控制目标值输入监控管理系统,然后对施工阶段完成后的数据进行判别,并进行分析,提出施工控制决策所需的信息。同时依据监测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节段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合龙段两悬臂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同时成桥后桥面线形、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各节段立模标高按以下公式计算:H=H0+fi+f挂篮+1/2fp

  式中:H-待浇梁段主梁前端立模标高;H0-设计标高;fi-本施工阶段及以后各施工阶段对该点挠度影响值,该值包括恒载、移动荷载、徐变、体系转化、预加应力等影响;f挂篮-本节段的挂篮变形值,由加载试验提供:fp-使用阶段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竖向挠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