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定额的编制及应用(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05 18:34
人浏览

  (三)企业定额的编制过程

  编制企业定额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决策阶段。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单位以适应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2000年底,我集团公司决定编制企业内部定额,以期发挥集团优势,扩大经营空间。

  2、准备阶段。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由集团公司总经济师牵头,从各基层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定额编制小组,收集各种资料,请教有关专家,制定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案。

  3、定额划项阶段。建立定额的框架结构,确定编制依据,将分部分项工程按定额章、节具体划分定额子目。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研讨会,认真细致逐项分析,拟订编制方法。

  4、定额计算阶段

  1)定额含量的计算。根据子目特殊性,考虑其所占工程造价的比重、技术含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定额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在具体编制过程中,如脚手架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等工料机用量的计算,主要采用现场观察测定法,以研究消耗量为对象、观察测定为手段。深入施工现场,在项目相关人员的配合下,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分析研究,获得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组织措施和工料机消耗量的基础资料,确定工料机定额消耗水平;对于人工幅度差,材料损耗率和超运距等问题,主要采用经验统计法,从己峻工程及在施工程中的施工资料、典型设计图纸、成本核算资料中,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分析、测算及定量,最后得出同类型分项工程的平均值;对一些企业实际施工水平与传统定额所反映的平均水平相近项目,采用了定额换算法,结合企业现状对传统定额进行调增或调减。同时该方法制定的定额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

  2)定额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基价、周转性材料租赁价、机械台班基价及内部租赁价等为基础,建立了灵活多变、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企业定额数据基价平台。

  5、企业定额管理软件的编制与实施阶段。在定额计算过程中,我们同步进行了相应软件的开发,充分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数据计算准确等优势,并根据企业定额的动态管理特点,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数据结构,及时用于定额单价的计算合成;软件的同步开发为准确的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和项目的成本核算提供了方便。

  二、企立定额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定额是工程造价决策的基础,是投标报价的依据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业主希望以最低的价格选择优秀企业、获得优质工程。而报价作为一个经济指标,是投标企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如果报价不能反映出投标企业的实际能力,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根据企业定额制定自身的目标控制值,从而在竞标中掌握主动权、减少风险,并保证“合理低价”中标,赢得市场。如我们刚参加的大运高速公路新光武到原平段附属工程第四标段工程投标中,发包方要求低价中标,我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认真分析,应用企业定额进行了测算,确定了合理低价,为最终中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如我们在参加某人民医院门诊楼工程投标中,发包方同样要求低价中标,但在形式上要求各投标单位多轮报价,同样我单位依据企业定额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测算,确定了本企业所能承受的合理最低价,在竞标中,第三轮报价低于我单位最低价时,我们主动选择了放弃,退出了该竞标过程。最后,我们对本工程的中标价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该中标价远远低于构成工程实体所需费用,这样没有独立的计价依据,盲目的报价,不考虑其企业自身实际承受能力,只考虑当期企业困境,在工程投标报价中严重背离价值,无节制地压价、降价,使得最低价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合理“最低价”,只能导致企业效率低下、成本亏损、发展滞后,势必影响工程质量,不利于施工企业乃至建筑业的可待续发展。只有“价实”才能“货真”,在现阶段市场形成价格初期,为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定额的建立和使用定会产生深远和重大影响。 [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