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特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11 04:58
人浏览
  地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前,许多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企业、职工、社会很不稳定。企业改制后,情况发生很大变化,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实。而企业改制的过程却是十分艰难的,不身历其境是难以想像的。地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工作的有效推进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值得总结。
  1.地方政府党政一把手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到位,敢于承担改革风险和责任。 2.地方政府建立了高规格、跨部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以国资委(国资委成立之前是改革办、经贸委等机构)为主导,其他相关部门(财政、劳动、土地、工商、工会等)共同参与的宏观决策机构(企业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与具体操作机构(企业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企改办),通过联合办公和联系会议制度等方式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3.地方政府在启动国企改制前大都借鉴吸收其他地区经验、作法,并结合本地的情况制订出台一整套有关国企改制方面的政策规定,以具体指导和规范本地区国企改制工作。 4.有一批敢于探索、勇于担责、善于操作、热爱国有企业改革事业的一线指挥员(主管国企改制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来具体组织国企改制工作。 5.有一批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识大局、有眼光的企业经营团队亲身实践,带领广大国有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实施国企改制。 6.有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巨大代价主动或被动地(包括在改制过程中发生的过激行为和各种利益纷争)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客观上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历史的前进。
  从实践看,只有这六个方面形成合力,才会使得地方国企改制能够得以推进。在地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退出基本完成后,目前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进入了大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产业整合重组、整体改制阶段,进入了解决历史包袱和重点难点问题阶段,下一步的改革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无论横看历史画面、还是纵看历史足迹,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的历程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幸参与了这场空前壮观改革事业的实践者是十分荣幸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