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西部交通科研项目通过项目总验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31 13:06
人浏览

国家西部交通科研项目

----《汉江(陕西段)航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项目总验收

4月14日,“十五”国家西部交通科研项目----《汉江(陕西段)航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在西安通过专家委员会的鉴定、验收。参与鉴定验收的航运、航道、水利、信息、科研专家在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观看系统软件演示、审阅技术文档后,经过充分讨论和审议,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正确,达到了考核指标,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汉江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航道治理技术研究》、《汉江通航建筑物选型及平面布置研究》、《汉江航行安全保障综合信息系统技术研究》等三个子课题构成的《汉江(陕西段)航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是交通部“十五”西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天津水运科学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交通厅航运局共同承担其关键技术课题研究。从科学研究和航运建设的技术角度讲,该项目科学研究解决了汉江(陕西段)航运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汉江(陕西段)航运关键技术研究》,其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突出表现为:针对石泉、安康电站运行特点,确定了满足通航要求的两坝间变动回水区航道的整治原则、设计参数和工程方案。通过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了石泉电站两种典型日调节泄水波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传播过程,提出了石泉电站运行方式的合理方案,并对即将建成的喜河枢纽运行方式提出了要求,使之即能满足下游航道通航要求,又考虑到电站的效益。对安康单库洪水优化和安康、蜀河联合调度优化两种条件下,蜀河水电站枢纽泄水建筑物泄流参数进行优化计算。根据蜀河泄流参数优化结果,提出在满足防洪安全条件下,减少两孔泄洪闸的布置方案,可减少开挖量、节约大量投资。研究开发了航行安全保障综合信息系统,应用了基于CTL系统的水上协同搜救技术、基于PLD思想的系统业务分配平衡技术、基于公网的船舶自动识别功能等技术,自主研发了嵌入式TCP/LP协议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船载终端设备。研究开发了方便实用的汉江网络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应用B/S结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大大增强了远程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依托工程中,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参与鉴定、验收的专家们建议有关部门,将汉江航行安全保障系统,由现在安康库区向上游和下游延伸,扩大覆盖范围,使得安全监管范围扩大,并建设汉江(陕西段)安全监管中心。使其为保障全线航行安全发挥作用。同时建议将通航建筑物平面布置研究成果应用于后续建设的汉江梯级建设开发之中,使其为加快汉江水运主通道开发进程尽显其功。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