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宝钢促成长江口限航宽度放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01 13:15
人浏览

2008年7月10日

  7月6日,装载7.6万吨矿石、船体宽度达45米的“新发海”号轮驶入长江口深水航道,在与宽度为40米的集装箱轮“进明”号安全交会后,顺利靠泊宝钢分公司原料码头。这是长江口深水航道双向通航船舶宽度新规定出台后首次实现大型船舶交会航行,此举不仅结束了长期以来大型船舶不能在长江口交会的局面,而且从此进出宝钢分公司原料码头的大型矿石散装轮将畅通无阻,每年仅滞期费一项就可节约900万美元。

  长江口深水航道是进出外高桥港、宝钢、上海国际港务公司等多个码头的必经航道。经过10年的治理,目前,该航道底宽350米、深12.5米。近年来,随着船舶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该航道沿用50多年的“双向通航船舶宽度相加必须小于78米”的规定,使大型船舶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明显制约了这一“黄金水道”的航运能力,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去年1月,宽度达56米的“美矿轮”在马迹山港减载后,到宝钢分公司原料码头卸料。为避让“美矿轮”,中海集装箱轮因此滞留了24个小时。随着宝钢分公司矿石需求的不断增加,进出原料码头的国际大型散装轮越来越多。愈演愈烈的航道堵塞现象,不仅使宝钢遭受了巨额滞期费损失,还直接影响到原燃料的正常供应。

  去年10月,承担国际船舶代理的宝钢资源运输公司下属宝洋公司向上海海事局提出放宽限航规定的申请,并得到上海海事局的支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今年2月起,由上海海事局牵头,宝钢股份原料采购中心、宝洋公司、上海港务、吴淞交管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及引航站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联合开展了9次实船试验,均取得成功,最宽一次达到90.3米,并最终形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双向通航船舶实船交会实验研究报告》。6月26日,上海海事局组织专家进行专项评审,获得一致通过后递交国家交通运输部并获批。

  按照新规定,7月1日起,长江口深水超宽会遇航道分为两段,航标灯D28至D42段宽度为85米、D28至D34段为90米。专家评审组认为,利用非工程措施解决长江口通航瓶颈问题是一大创举,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来源:宝钢日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