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法对债务承担条件的规定-深圳合同法律师事务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07 13:10
人浏览

深圳合同法律师事务所
  根据债务承担的基本理论和《合同法》关于债务承担的有关规定,债务承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须有当事人就此定有承担合同,也不发生效力。但就效力存在瑕疵的债务,在一定情形之下仍然可以成

立债务承担。将来发生的债务,也可以设立债务承担,只是要等到该债务成立时才发生转移的效果。诉讼中的债务也可以有第三人承担。
  (2)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不具有可转移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承担合同的标的。司法实务中通常认为下列债务不具有可转让性:
    ①性质上不可转移的债务,它往往是指与特定债务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联系的债务,需要特定债务人亲自履行,因而不得转让;
    ②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转移的债务;③合同中的不作为义务。
  (3)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
  (4)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的同意。只有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原合同义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才能对债权人生效。这主要是因为债务作为一种义务乃是债务人必须履行的,而且合同义

务的履行直接关系到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如果允许债务人随便处分或者转让其债务,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就很难保证。倘若合同义务受让人没有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信用不佳,那么债权人的利益甚至就根

本不能实现。因此,《合同法》明确要求“债务人将合同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0315]
  第八十四条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