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第51G章:气体安全(储气鼓检验)规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9 01:18
人浏览
第51G章:气体安全(储气鼓检验)规例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7-06-30 生效日期: 1997-06-30 发布部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
发布文号:



版本日期30/06/1997
赋权条文
(第51章第8条)
〔1996年6月21日〕
(本为1996年第268号法律公告)
第1条释义版本日期30/06/1997
在本规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
"水封式储气鼓"(watersealedgasholder)指在其内利用水来防止气体从储气鼓的升降层泄漏出空气中的储气鼓;
"干封式储气鼓"(drysealedgasholder)指不属水封式储气鼓的储气鼓;
"胜任人士"(competentperson)就根据本规例检验储气鼓的任何责任而言,指凭借受过实践及理论训练以及凭借实际经验而有能力履行该责任的人士。
(1996年制定)
第2条储气鼓的每月检验版本日期30/06/1997
(1)储气鼓的拥有人须在储气鼓─
(a)首次使用前;及
(b)开始使用后每月最少一次,安排胜任人士对储气鼓作外部检验。
(2)干封式储气鼓的拥有人须最少每3个月呈交一份以附表1所载表格作出的报告。
(3)根据第(1)(a)款进行的检验须在监督面前进行。
(4)根据第(1)款进行的检验及与此有关的工程,须以有效率和熟练的方式完成。
(5)在根据本条进行检验而发现储气鼓有任何毛病时,拥有人须在切实可行范围内尽快安排向监督递交书面报告,报告须详细载述该毛病的情况及关于该毛病而进行的工程。
(6)如毛病是实质地影响储气鼓的安全,则须在发现该毛病后24小时内向监督递交报告。
(7)储气鼓的拥有人须安排备存根据本条进行的所有检验及有关工程的详尽和最新纪录,并备有该等纪录以供监督查阅。
(1996年制定)
第3条储气鼓的每年检验版本日期30/06/1997
储气鼓的拥有人须─
(a)最少每年一次,安排在监督面前进行储气鼓的外部检验;及
(b)在该项检验后的4个星期内,向监督呈交报告─
(i)如属水封式储气鼓,报告须以附表2所载表格作出;
(ii)如属干封式储气鼓,报告须以附表3所载表格作出;
(iii)如储气鼓属任何其它类型,报告须符合批准的格式。
(1996年制定)
第4条储气鼓的内部检验版本日期30/06/1997
(1)除第5条另有规定外在储气鼓建造日期起计20年届满后,储气鼓的拥有人须在切实可行范围内尽快安排对储气鼓作彻底内部检验,以确定内部结构的状况及密封装置的表面的状况,而其后每10年须进行此项检验一次。
(2)每次根据第(1)款进行的检验,均须由胜任人士在监督面前进行。
(3)每次在根据第(1)款进行检验后的4个星期内,拥有人须向监督呈交一份符合批准的格式的检验报告。
(1996年制定)
第5条监督可指示检验的方式版本日期30/06/1997
(1)监督可准许按他指示的方式检验水封式储气鼓,以代替第4条指明的彻底内部检验。
(2)根据第(1)款进行的检验,须由胜任人士在监督面前进行。
(3)在根据第(1)款进行检验后的4个星期内,拥有人须向监督呈交一份符合批准的格式的检验报告。
(4)每当根据第(1)款对水封式储气鼓进行检验,拥有人须于其后在切实可行范围内尽快进行第4条指明的内部彻底检验。
(1996年制定)
第6条检验切割样本版本日期30/06/1997
凡监督根据第5(1)条指示由水封式储气鼓顶部及侧面切割样本作检验,所有如此切割出的样本须加上标记,以令其可轻易辨认,并须予以保存,以供随时检查。
(1996年制定)
第7条拥有人须承担开支等版本日期30/06/1997
(1)储气鼓的拥有人须承担因根据本规例检验储气鼓或因该等检验而须进行的工程而招致的全部开支。
(2)该等开支可作为欠政府的民事债项而向该拥有人追讨。
(1996年制定)
第8条罪行版本日期30/06/1997
储气鼓的拥有人违反第2、3、4或5条的任何条文,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第4级罚款。
(1996年制定)
第9条修订附表的权力版本日期01/07/2002
局长可藉宪报公告,修订附表1、2或3。
(1996年制定。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2002年第106号法律公告)
第10条(已失时效而略去)版本日期30/06/1997
(已失时效而略去)
(1996年制定)
第51g章附表1储气鼓的每季检查及保养纪录版本日期30/06/1997
〔第2及9条〕
表格
储气鼓的每季检查及保养纪录
干封式储气鼓
拥有人姓名或名称∶
地∶
储气鼓编号∶
储气鼓类型
(例如∶wiggins、man等)∶容量∶
储存的气体类型∶操作压力∶
建造日期∶建造商∶
上次检查日期∶
检查时储气鼓的气体储存量∶最高
最低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场地状况
(a)保安
(b)不受危险或障碍影响
2.储气鼓状况
(a)密封状况
(i)密封胶帘之上的空气∶
(ii)密封胶帘表面─折、折缝、表面裂缝或脱落的象∶
(b)高度在储气鼓的高位、中位及低位,从每条缆索的同一水平位置量度至活动平台/挡板的高度的偏差∶
(c)空间
(i)在储气鼓的高位、中位及低位,从每条缆索位置量度外壳与活动平台/挡板之间的空间的偏差∶
(ii)在储气鼓的高位、中位及低位,从每条缆索位置量度外壳与伸缩挡板之间的空间的偏差∶
(d)平衡重量及缆索的状况∶
(e)所有锁及铰的润滑情况∶
(f)底部排水阀的检查∶
(g)冷凝水分的排除∶
3.任何其它明显的反常情况
(1996年制定)
第51g章附表2储气鼓的每年检查及保养纪录水封式储气鼓版本日期30/06/1997
〔第3及9条〕
表格
储气鼓的每年检查及保养纪录
水封式储气鼓
拥有人姓名或名称∶
储气鼓编号∶
储存的气体类型∶
建造日期∶建造商∶
储气鼓类型(柱型、螺旋型或索导型)∶
容量(不包括顶部)∶
升降层──每一升降层的直径、深度和推动的压力∶
导架──结构∶
顶部──凸度∶
检查孔的数目和类型∶
气体出口及空气出口的位置和数目∶
片板──顶板的厚度∶
侧板的厚度∶
杯环及扣环──尺寸和结构∶
顶边及顶架∶
梯子类型∶
底层缸──直径∶
深度∶
结构∶
相对于地面的位置∶
承托座∶
数目∶
尺寸∶
建造材料─
(a)储气鼓∶
(b)底层缸∶
进口及出口接头──尺寸∶
每个接头位置∶
一起或分开∶
检查日期∶
检查人∶
监督∶
1.支架∶
以下装置的状况─
(a)栋柱。
(b)横梁。
(c)横梁与栋柱的接合。
(d)防风拉条。
(e)梯子或楼梯及扶手。
2.升降层∶
(a)顶升降层∶
(i)顶板的外部状况。
(ii)顶板的补片数目。
(iii)梯子或楼梯及扶手(包括顶扶手)的状况。
(iv)托架及滚轮的状况。
(v)滚轮的润滑情况。
(vi)顶部油漆的状况。
(vii)侧板的外部状况。
(viii)侧板的补片数目。
(ix)侧面油漆的状况。
(x)杯环的状况及沉积及泄漏,以及有效密封深度。
(xi)检查时的充气情况。
(b)第二升降层∶
(i)侧板的外部状况。
(ii)补片数目。
(iii)梯子或楼梯及扶手的状况。
(iv)杯环及扣环的外部状况。
(v)杯环沉积及泄漏,以及有效密封深度。
(vi)托架及滚轮的状况。
(vii)滚轮的润滑情况。
(viii)油漆的状况。
(ix)检查时的充气情况。
(c)第三升降层∶
(i)侧板的外部状况。
(ii)补片数目。
(iii)梯子或楼梯及扶手的状况。
(iv)杯环及扣环的外部状况。
(v)杯环沉积及泄漏,以及有效密封深度。
(vi)托架及滚轮的状况。
(vii)滚轮的润滑情况。
(viii)油漆的状况。
(ix)检查时的充气情况。
(d)底升降层∶
(i)侧板的外部状况。
(ii)补片数目。
(iii)梯子或楼梯及扶手的状况。
(iv)扣环的外部状况。
(v)托架及滚轮的状况。
(vi)滚轮的润滑情况。
(vii)底边的状况。
(viii)底托架及滚轮的状况。
(ix)油漆的状况。
3.底层缸∶
(a)侧板的外部状况。
(b)在水平面部分的状况。
(c)在地面高度的状况。
(d)水溢流的高度。
(e)沉积及泄漏。
(f)托架及滚轮的状况。
(g)滚轮的润滑情况。
(h)油漆的状况。
(i)梯子或楼梯、扶手及眺台的状况。
4.尺寸∶
(a)由一升降层至另一升降层在以下各点的水平距离∶
顶杯环的北点∶
顶杯环的南点∶
顶杯环的东点∶
顶杯环的西点∶
第二杯环的北点∶
第二杯环的南点∶
第二杯环的东点∶
第二杯环的西点∶
第三杯环的北点∶
第三杯环的南点∶
第三杯环的东点∶
第三杯环的西点∶
底层缸顶的北点∶
底层缸顶的南点∶
底层缸顶的东点∶
底层缸顶的西点∶
(b)由扣环顶至水平面在以下各点的垂直距离∶
顶杯环的北点∶
顶杯环的南点∶
顶杯环的东点∶
顶杯环的西点∶
第二杯环的北点∶
第二杯环的南点∶
第二杯环的东点∶
第二杯环的西点∶
第三杯环的北点∶
第三杯环的南点∶
第三杯环的东点∶
第三杯环的西点∶
底层缸顶的北点∶
底层缸顶的南点∶
底层缸顶的东点∶
底层缸顶的西点∶
(c)每一升降层的滚轮与导轨的比较位置。
5.压力∶
压力纪录的异常变化∶
6.自上次每年检查后曾进行的修理及油漆工程∶
7.一般观察∶
(1996年制定)
第51g章附表储气鼓的每年检查及保养纪录干封式储气鼓版本日期30/06/1997
[第3及9条]
表格
储气鼓的每年检查及保养纪录
干封式储气鼓
拥有人姓名或名称∶
地址∶
储气鼓编号∶
储气鼓类型
(例如∶wiggins、man等)∶容量∶
储存的气体类型∶操作压力∶
建造日期∶建造商∶
上次检查日期∶
检查时储气豉的气体储存量∶最高
最低
检查人∶
检查日期∶
监督∶
1.一般状况
(a)场地外的状况(储气鼓30米范围以内)
(b)场地内的状况(储气鼓6米范围以内或储气鼓处所界线6米范围以内,两者以较大距离
为准)
(i)保安∶
(ii)管理∶
(iii)火源∶
(iv)电气设备∶
(v)以下设备的提供
─警告告示∶
─紧急指示∶
─灭火设备∶
2.储气鼓状况
(a)底部状况
(i)东、南、西、北各面的地基沉陷
(ii)东、南、西、北各面的平衡锤之下的防护设备
(iii)东、南、西、北各面的接地线
(iv)东、南、西、北各面的底座
(b)外壳状况(外部及/或内部)
(i)侧板∶
(ii)网状通气口∶
(iii)进出门口
─上锁装置∶
─把手孔∶
(iv)外部楼梯
─扶手及脚踏板∶
(v)平衡锤及导轨∶
(vi)气量显示器∶
(vii)排水阀的状况∶
(c)顶部状况(外部及/或内部)
(i)钢顶∶
(ii)通风口式检修孔∶
(iii)支架∶
(iv)扶手及脚踏板∶
(v)滑轮
─支承及滚轮∶
─润滑情况∶
─损耗∶
(vi)平衡锤
─缆索(缆索直径8倍的10%)∶
─已上润滑油∶
(vii)放气阀
─可操作的∶
─阀座的紧闭功能∶
(viii)同轴∶
(ix)铅垂线的差距∶
(d)活动平台
(i)活动平台之上的空气∶
(ii)活动平台板、支架、挡板、行人平台及扶手∶
(iii)活动平台梯∶
(iv)甲板上的锤∶
(v)胶帘与外壳的接角及活动平台与胶帘的密封条∶
(vi)支柱板
─空间∶
─成直线∶
(vii)缆索的固定∶
(e)伸缩挡板状况
(i)挡板、行人平台及扶手∶
(ii)挡板梯∶
(iii)挡板密封条∶
(iv)接合活动平台的t挡板∶
(f)密封状况
(i)密封胶帘之上的空气∶
(ii)密封胶帘表面
─折、折缝、表面裂缝或脱落的象∶
(iii)栓锁接头∶
(iv)活动平台底部∶
(g)高度
在储气鼓的高位、中位及低位,从每条缆索的同一水平位置量度至活动平台/挡板的高度的偏差∶
(h)空间
(i)在储气鼓的高位、中位及低位,从每条缆索位置量度外壳与活动平台/挡板之间的空间的偏差∶
(ii)在储气鼓的高位、中位及低位,从每条缆索位置量度外壳与伸缩挡板之间的空间的偏差∶
(i)喉及阀状况
(i)气体入口、出口、排水喉及配件∶
(ii)气体入口、出口、排水阀
─操作状况∶
─紧固情况∶
3.油漆状况
4.自上次检查后曾进行的修理及/或油漆工程
5.一般观察
(1996年制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