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父母出钱为儿买婚房 要提防夫妻离婚钱遭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2-24 20:06
人浏览

名牌时报-上海楼市周刊

  老张夫妇于2003年出资43万元为儿子买房,如今儿子要离婚,老张夫妇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该房。近日,杨浦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老张夫妇的诉讼请求。

  2003年2月初,张先生看中了江浦路821弄的一套80万元的商品房,由于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其父老张提出出资43万帮助小张夫妻买房,但要求今后与他们居住,并且与小张立下字据。两年后入住新房不久,小张夫妻就因在处理原有住房问题上产生矛盾,致夫妻关系不睦,徐女士于2005年3月提起离婚诉讼,未获准许后于2005年12月再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老张夫妇认为,两人出资购房,是附义务的赠与行为,所附义务即是两人在新房内享有居住权,现小张夫妻离婚已成为定局,此房作为小张夫妻共同财产必将分割。遂以小张夫妻为被告,于今年1月6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张夫妻返还赠与款并根据赠与款在购房款中的比例支付房屋增值部分,或者判令房屋归老张所有,老张夫妇支付小张夫妻房屋差价。对于该诉讼请求,小张表示同意。但徐女士提出异议,表示自己对老张出示的字据从不知情,两原告起诉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子在离婚诉讼中多得财产,不同意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赠与合同履行完毕后,如无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现在房屋是小张夫妻两人的共有财产,两原告在赠与时提出附随义务,必须征得小张夫妻的一致同意,现两原告提供的用于证明该赠与具有附随义务的《立据》上没有徐女士的签名,又无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徐女士对此事知情。结合小张夫妻目前正在进行离婚诉讼的实际情况以及老张夫妇与小张之间的关系,法院不采集老张夫妇在赠与购房款时定有附随义务的主张。据此判决:不支持老张夫妇的诉讼请求。 (

  [法官提示]

  此类父母出资为儿女买房,日后又因居住问题产生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一般以房地产证上登记的权利人为准。建议老年人在买房时,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将自己一同列为房屋的共有权人,避免今后出现“出了钱,却住不上房”的尴尬局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