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工亡赔偿承担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8 11:18
人浏览

  劳动者在工作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事故,有些事故会导致职工受伤,也有些严重的事故会导致职工死亡,发生工伤的,企业应当及时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并按照法律规定赔偿相关费用,如果由于工伤导致职工死亡的话,需要赔偿的费用也会更多,那么企业工亡赔偿承担多少?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企业工亡赔偿承担多少

  (一)丧葬补助金

  在丧葬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

  1、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亲属遗体告别仪式租用场地的费用、为死亡人整理遗容费、火化费、运尸费、尸体冷藏停放费、预定灵车、骨灰寄存、购买墓碑等支出的费用;

  2、规定允许土葬的地方,为安葬死亡人的未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墓穴占地面积使用费、购买棺材费用,在许多农村安排为死亡人送葬的亲朋好友宴席等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1、配偶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40%,其条件是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工伤死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30%,其他亲属,指的是工伤死亡职工亲属中除配偶之外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人。

  其他亲属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条件是:

  (1)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工伤死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工伤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伤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也就是说,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配偶为孤寡老人,则其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50%。

  4、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为孤寡老人,或者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为孤儿,则他们每人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40%。

  5、如果工伤死亡职工有多个亲属皆有资格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享受主体与支付主体:工伤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支付。)

  2、享受主体:因工死亡职工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子女、配偶)。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对工亡职工直系亲属的物质补偿,因此,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参照法定继承的规定,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均分配。

  二、工伤保险报销流程有哪些

  1、发生工伤24小时内要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工伤报告表。

  2、发生工伤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3、工伤保险报销所需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过行政复议期后)。

  (2)发票原件(本人签字)。

  (3)费用明细,住院病历,门诊病历要求原件、复印件。

  (4)工伤待遇审批表。

  (5)工伤职工如果放弃伤残等级鉴定,需本人书写放弃伤残等级鉴定声明,单位盖章。

  (6)工伤职工如需要评残,需到医保处填写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申报表。

  三、工亡赔偿金如何分配

  1、工亡赔偿金的分割:工亡赔偿金的分割是指工亡职工的亲属通过与工亡职工单位协商取得工亡赔偿金后,工亡职工的亲属之间对工亡赔偿金进行分配。

  2、工亡赔偿金在工亡职工的亲属间的分配原则:

  (1)在工亡赔偿金规定笼统,又未指明享受对象时,容易出现工亡赔偿金分配争议;

  (2)鉴于丧葬费是用于工亡职工的丧葬,并且数额固定,所以,在分配工亡赔偿金之前应先将丧葬费剔除;

  (3)然后,再算出各个供养亲属应得的抚恤金,对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则参照法定继承,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进行平均分配;

  (4)在工亡赔偿金高于或低于实际应得工亡赔偿金的情形下,应先扣除丧葬费,然后按照依法计算的抚恤金和工亡补助金的比例,来分割供养亲属抚恤金与工亡补助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企业工亡赔偿承担多少等知识,通过文中可知,企业职工因为工伤导致死亡的,企业需要承担的费用包括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