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13 08:06
人浏览

  大部分的劳动纠纷都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如果协议不行就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者诉讼,不过需要把握诉讼时效。所以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劳动争议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当然大家也可以咨询法律快车。

  一、劳动争议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1)具体时效的规定情况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两年。

  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2)劳动诉讼时效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

  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 同样遵循司法审判中的一般诉讼原则, 如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回避原则等。

  此外, 根据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 还应体现密切与有关单位配合的原则。因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要以法律为准绳,主要就是以《劳动法》的有关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劳动行政机关是国家管理劳动工作的专门部门, 了解和熟悉劳动法律政策; 另外,工会等有关部门都从事企业生产、安全、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各项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情况也比较熟悉。特别是劳动争议仲裁机关, 是代表国家处理劳动争议的专职机构,负责直接受理和处理各种劳动争议案件, 对争议的原因、过程等情况比较了解, 且有一定的办案经验。因此,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 应多向这些单位调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密切配合, 使案件的审理更加适合处理劳动争议的实际需要。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结合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主体既有法人, 又有劳动者个人, 以及劳动争议必须及时处理等特点和要求,
人民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管辖一般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受理。

  具体讲, 对于案情比较简单、影响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 一般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作第一审; 对于案情复杂、影响很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基层人民法院审理有困难的, 可由中级人民法院作第一审。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劳动争议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全部内容。在进行劳动争议诉讼的过程当中人民法院需要按照相关的原则进行审判。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