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全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14 16:41
人浏览

  核心内容: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8日出台《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企业在保障正常生产运营情况下,日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应保证劳动者享受不少于20分钟工间休息,而工间休息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为了规范特殊工时管理,维护劳动者权益,我部研究起草了《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一)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进入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提出意见。

  (二)电子邮件:lifachu@mohrss.gov.cn

  (三)通信地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3号,邮编:100013),并请在信封上注明“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8日。

  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规范特殊工时管理,维护劳动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因生产特点或者工作性质特殊、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度的,按照本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

  第三条【特殊工时】本规定所称特殊工时制度包括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四条【特殊工时制度的休息休假】 企业安排劳动者在特殊工时制度岗位上工作的,应当事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工时考勤、休息休假、薪酬支付等办法,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二章 不定时工作制

  第五条【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 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在下列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对企业经营管理负有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责的高级管理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监事等;

  (二)劳动者可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且无考勤要求的技术、研发、创作等岗位;

  (三)需要机动作业、由劳动者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时间的外勤、推销、长途运输等岗位。

  第六条【不定时工作制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年工资报酬不得低于企业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第三章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七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岗位范围】企业可以按照本规定申请在下列岗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一)地质及资源勘探开发、建筑、制盐、制糖、旅游、渔业、海运等行业中,部分受季节、资源、环境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集中作业的岗位;

  (二)交通、铁路、邮政、电信、内河航运、航空、电力、石油、石化、金融等行业中,部分中断作业可能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岗位;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鼓励或者扶持发展的产业政策,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

  第八条【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符合前条第(一)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季度或者年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岗位,企业可以申请以周、月或者季度为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

  符合前条第(三)项规定的岗位,综合计算工时的周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

  第九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加班限制】按照本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正常工作时间应当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超出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综合计算周期内延长工作时间的最高限额分别为:以周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5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以月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小时;以季度为周期的,不得超过108小时;以年为周期的,不得超过360小时。

  第十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休息保障】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含正常工作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

  企业应当保证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每两周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日。

  第十一条【加班工资报酬支付】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企业安排其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报酬。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报酬。

  企业与在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综合计算周期未满的,以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的时间为周期截止日,支付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报酬。

  第四章 审批管理

  第十二条【审批管理】 下列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审批,其设在地方的全资、控股的法人单位应当将获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有关批复文件以及企业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一)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企业;

  (二)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

  (三)铁道、民航、烟草部门所属企业。

  其他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应当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审批和备案。

  第十三条【报批材料】 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包括企业性质特点、经营范围及规模等基本情况,以及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种类及原因;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登记证书及其复印件;

  (三)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人数、申请期限、周期;

  (四)有毒有害岗位应当提交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五)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制订的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实施方案;[page]

  (六)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对实施方案的意见;未成立工会的企业,应当经申请岗位的劳动者签字认可。

  第十四条【审批程序】 对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企业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企业;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企业需要补正的材料。

  (二)审批机关认为必要的,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企业;

  (三)审批机关作出批复决定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送达企业。

  第十五条【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撤销批复决定:

  (一)审批机关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的批复决定;

  (二)审批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的批复决定;

  (三)审批机关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作出的批复决定;

  (四)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的企业违反本规定,受到行政处罚后,依然拒不改正的;

  (五)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复决定的。

  企业因违反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被撤销批复决定的,审批机关自作出撤销决定之日起1年内不再受理其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申请。

  第十六条【救济渠道】企业对审批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不予批复决定或者撤销批复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行政监督】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批复决定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批复决定依法公开。

  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审批档案,档案保管年限不得短于实施期限届满后三年。

  审批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特殊工时审批工作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自觉接受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更新处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可以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行业和岗位,并定期向社会发布。

  第十九条【公示及合同处理】企业收到审批机关的批复决定后,应当在本单位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个工作日。

  对经批准后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企业应当告知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工作岗位、工时性质以及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内容。对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在原劳动合同中加载相关内容。

  第二十条【变更处理】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或者变更名称、经营范围等情况的,应当由变更后的新企业按照原审批机关的规定,重新申请、申请变更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或者报请备案。

  第二十一条【劳务派遣特殊工时申请】 用工单位需要在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人数、期限和劳动报酬等,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为被派遣劳动者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未经审批的法律责任】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一)未经审批机关同意,擅自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

  (二)变更后未按照规定办理申请手续,继续实行特殊

  工时制度的;

  (三)审批机关撤销审批或者批复决定到期失效后,未及时停止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

  (四)未经过民主程序、提供的第十三条第六项的材料为虚假材料,被审批机关撤销审批的。

  企业有前款所列情形,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公示法律责任】企业未按照本规定将批复决定在本单位公示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未报备法律责任】中央企业设在地方的下属、控股的法人单位未将获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有关批复文件以及企业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其他单位的适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工作时间】本规定所称工作时间,是指作业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各类宽放时间和非劳动者个人原因造成的且劳动者处于待命状态的非生产工作时间、停工时间的总和。

  作业时间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加工、完成生产或者工作任务所消耗的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指为加工产品、执行特定工作任务事前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宽放时间包括现场组织管理需要(交接班、安全检查、布置工作、整理现场、设备、资料等)所发生的组织性宽放时间、工艺技术装备需要(设备调整、检查等)所发生的技术性宽放时间、劳动者个人生理需要以及为消除过分紧张疲劳安排的间歇等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从事矿山井下作业的劳动者,其离开地面至升出地面期间的全部时间均包含在工作时间之内。

  第二十七条【工作间歇】企业在保障正常生产运营的情况下,日工作时间超过4小时的,应当保证劳动者享受不少于20分钟的工间休息时间,工间休息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从事影响公共安全利益的机动车驾驶员等岗位人员,每驾驶2小时应当保证不少于10分钟的休息时间。

  第二十八条【夜班规定】夜班是指企业在22点至次日6点这一时间段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时间达2小时及以上的情形。

  企业安排劳动者从事夜班劳动应当支付夜班津贴,标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施日期】本规定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前,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但未明确实施有效期限的,企业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1年内,按照本规定重新申报。[page]

  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同时废止。

  感谢你阅读全文,本文由法律快车劳动法 整理,更多内容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保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关联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三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五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七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八条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二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三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四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五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六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七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八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九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二十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