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北京:农民工医保将与城镇职工看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6 08:30
人浏览

  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将与城镇在职职工一样享受同等的医保待遇。下月起,包括本市各大中小学老师、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在内的22万名参加公费医疗的人员将可与企业在职职工一样就近选择定点医院,持社保卡看病报销,实现公费医疗制度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昨天,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1.农民工将与城镇职工医保待遇看齐

  “十二五”期间,农民工的社保待遇会进一步提高。市人力社保局医保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明年一季度拟出台政策,农民工医保的缴费和门诊报销水平将与在职职工看齐。

  按照本市外地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目前外地农民工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外地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外地农民工不建个人账户,不计缴费年限,缴费当期只享受大病和住院报销。

  另外,二三产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也将纳入失业保险。而按照现行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不必缴费,可免费享受职工基本医保。

  2.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即将持卡就医

  继45万区级公费医疗人员今年并入职工医保之后,市级公费医疗人员明年元旦起也将可像职工一样开始刷卡报销医药费。

  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公费医疗大致22万人,包括市级公务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和差额拨款的学校工作人员等,但大学生还需等国家政策出台后方可刷卡报销。

  目前,公费医疗人员在职的只能选择1所医院,退休的可选两所;今后会与职工一样,可选4家个人定点医院,中医医院及19所三甲医院均可不用选择直接前往就医。

  3.城镇居民住院报销比例提至70%

  未来几年,城镇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将提高到70%、报销上限17万元,使城镇居民参保三类人群(“一老”、“一小”和无业人员)缴费和报销水平一致。

  据悉,目前城镇居民中,老年人和无业居民住院起付线1300元,超出部分报销60%,最高15万元封顶;学生儿童起付线是650元,超过部分报销70%,最高17万元封顶。

  另外,本市还将研究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大块人群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和异地结算。据介绍,“新农合”将由目前的各区县统筹上升为市级统筹,最终“城镇居民医保”将与“新农合”二合一,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本市职工医保还计划在试点基础上推进“按病种分组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多种医保付费方式,以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4.企业年金将扩大覆盖范围

  “十二五”期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人保部的要求,本市还将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同时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在京就业外国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转居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

  相关负责人表示,5年内,本市将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研究建立机关和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鼓励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管理层次,保障基金的安全。

  生育保险方面,本市刚刚发布了将机关、事业单位、外地户籍职工能纳入生育保险的政策;“十二五”期间,将把城镇居民的生育和计划生育费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

  5.多部门联手核查低收入家庭资质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实施低收入家庭收入、财产认定和核查办法,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完善退出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具体来说,本市即将出台“低收入家庭收入财产认定核查办法”,车管、银行、建委等多领域将联手合作,核查认定低收入家庭的资质,避免骗保等现象的出现。

  此外,低保分类群体还将扩大到有单亲、重病、孕产妇等困难家庭。(午报讯 记者闵丹)

延伸阅读: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