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30 18:16
人浏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岗位给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作为劳动者,一般都知道劳动法,劳动法对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保护措施,这个措施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岗位和报酬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也有一定的劳动条件要求,那么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什么意思?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保护是什么意思

  劳动保护,就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与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国家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预防职业病、实行劳逸结合、加强女工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统称为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有:

  (1)工作时间的限制和休息时间、休假制度的规定;

  (2)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措施;

  (3)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

  (4)对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

  二、劳动条件是什么意思

  劳动条件的概念在法学界仍然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条件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生产资料或者说是物资条件;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从事某项劳动提供的必要条件,包括劳动保护条件和其他劳动条件;还有学者认为,劳动条件包括工资待遇、劳动环境、劳动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从理论界争论来看,学者实际上对劳动条件概念外延如何界定产生了分歧。实际上,劳动条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聘用,提供劳动而言,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都可以看作是劳动条件,这是广义劳动条件的概念。狭义的劳动条件则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从狭义角度来看,劳动条件概念引起争议就是,劳动条件是否包括劳动保护。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规定中,都把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并列为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一个条款,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1款第1项关于劳动者及时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规定中,也把劳动条件和合格安全生产条件并列为一项。从立法上来看,劳动条件包括了劳动保护条件。

  三、劳动保护制度有哪些内容

  1、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有关安全生产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2、及时向职工群众宣传党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及企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对职工群众进行遵章守纪和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

  3、做好新进职工、调换岗位职工、特殊工种职工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4、配合卫生管理部门做好新职工从业前的卫生健康检查对从事或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实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5、做好职工因工伤残和职业病的鉴定工作对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工种工作的应及时调离妥善安置。

  6、以科学方法不断改进技术措施改善职工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设施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7、严格执行国家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改善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设施做好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特殊保护工作。

  8、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按有关规定为职工配备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对特殊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严格按规定使用、保养、报废在搞好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的同时要对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工作及时改进、改善。

  9、控制加班加点确需加班加点的应控制时间和人数。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什么意思等知识,综上所述,劳动保护就是依靠技术和管理,采取一定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劳动条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立法上来看,劳动条件包括了劳动保护条件。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