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亚洲经济形势对中国就业的潜在威胁与对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30 09:22
人浏览

亚洲经济形势对中国就业的潜在威胁与对策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中国与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据统计,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亚洲对中国的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左右。因此,不容乐观的亚洲经济形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进而影响到就业问题。1997年中国经济仅完成了8.8%的计划增长率,19年增长率仅为7.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将使本已不容乐观的中国就业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

一、中国就业所受的潜在威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既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

“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面临1978年以来又一个失业高峰,而且将持续较长时间。就业压力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国有部门的富余人员三方面。中国社科院一项研究表明,今后15年每年要为1860万个左右的劳动者安排新就业和再就业岗位,这要比80年代多出约350~600万人。与面临过剩劳动力供给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创造就业的能力已大为下降。

作为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形势的两个重要途径--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据有关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每1亿美元的出口可吸收8000~10000名劳动力(《国际贸易》1997年第3期)。1997年中国出口1827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318亿美元,这意味着通过出口可以新增就业机会254万个。此外,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办厂,也吸纳了大批劳动力。目前外资企业占中国工业总产值的14.1%,安排就业1700万人。

由此可见,在我国国内市场低迷,希望以内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不甚理想的情况下,扩大出口、努力吸引外资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低迷的亚洲经济形势,从出口和吸引外资两个方面对中国就业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其表现如下:

1.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受到了阻滞。主要原因一是亚洲国家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减少,二是亚洲国家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若我国出口增长率下降的势头持续过久,会由此引发就业不足问题,出口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减弱。如果19年后几个月中国的出口仍不能走出前5个月的低谷,则即使年出口增长达到10%,今年出口行业也只能增加160万个就业机会,这比1997年会减少80余万个。这罕使我国希望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就业压力的计划难以实现。

2.从吸引外资方面来看。90年代以来,外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之一。1996年9.7%的增长率中约有2%~3%是利用外资取得的。如上文所说,外资企业安置就业1700万人,成为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并列的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70%以上为亚洲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据海关统计,受亚洲经济形势影响,19年前5个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出现逐月回落的迹象,5月份只增长了1%,加工行业出口受阻导致了该行业外资企业效益下降,极有可能使外商撤资,以及导致向该行业的投资减少。

由于劳动力成本因素,也可能使外资从中国撤离。外资撤离会使中国的外企员工大量失业,投资者信心的不稳定也增大了在职员工的心理负担。

货币贬值使得亚洲其他国家在吸引欧美外资方面与中国形成竞争,甚至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东南亚国家由于经济波动、社会动荡等诸多不稳定因素,使欧美投资者暂持观望态度;但从长期来看,一旦东南亚国家经济趋稳,大幅贬值的货币将成为与中国竞争外资的最有力的武器。更何况日、韩两国在基础设施、技术力量、劳动力素质等方面与中国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其货币一再贬值的情况下,对欧美投资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我国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随着时间推移,亚洲经济形势直接作用于中国的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给中国就业增加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一方面不但出口企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而且出口企业本身会产生大量下岗职工;另一方面,大批外企员工会加入失业大军的队伍中,外企就业人数比重可能会下降。因此,如何选择得力措施,尽量缓解外部因素对中国就业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潜的威胁,我们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怎样使出口企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或者外企员工的失业问题。治标不需治本。化解外部条件的不利影响,才能真正给中国就业提供新的希望。

1.在努力保持出口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出口新市场。目前中国的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55.5%)、欧洲(15.9%)、北美(18.99%)等地。我国要想以扩大出口来拉动就业,就必须维持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在目前东亚与东南亚经济衰退,减少对我国产品需求的情况下,只有扩大对该地区以外国家的出口,尤其是扩大对西亚、拉美、大洋洲等广阔市场的出口。

2.实现出口产业的地区转移,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并无多少特色,趋同现象比较严重。因此,要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改善出口产业结构,将我国出口产品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拉开档次是十分必要的;而我国也的确具备这种实力。这对于使我国形成由初级产品直至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体系,促使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3.改变出口行业偏重国际市场而忽略国内市场的观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经济经过长期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已经相当庞大,忽略这部分市场而只注重国际市场,不啻为一种失策之举。所以实现出口企业的转向,扩大国内市场,将生产经营转向内需与外需并重,对于扩大劳动力需求也是一种强有力的促动。

4.增加政策优惠,吸引外资流入。资本的本质在于获利。因此,要通过吸引外资来扩大就业,使其在中国能够获利是根本。虽然东南亚等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对中国构成了强大威胁,但由于其经济的波动,使欧美投资者尚持观望态度,这正给中国以可利用的机会。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培训熟练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19年1月1日,我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导向目录》正式生效,该目录将所有产业分鼓励投资、限制投资和禁止投资三类。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具体的帮助,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吸引外资、创造新就业机会的主要手段。

亚洲经济形势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需要时间来逐步显现的,本文仅对此作一大致的前瞻。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一旦上述潜在威胁成为现实,中国就业会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