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大学生当心入实习陷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30 11:27
人浏览

长假结束,应届毕业生又踏上了求职之旅。上海市劳动局昨发布求职警示,目前部分黑中介开设“学生假期实习中介”并收取费用,却不为学生正当地介绍实习机会。 近日某高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小芳想利用最后半个学期到公司实习,她在某中介公司交了200元后,参加了一次次面试,单位均告知不招实习生,而招实习生的单位,每天安排给她的仅为一沓又一沓的需要打字录入的资料,工作量大且无任何技术含量,她成了免费劳动力。专家表示,这些黑心中介多数介绍的均为打字、数据录入、报纸发放等简单事务劳动,并暗自克扣应由单位支付给学生的相关报酬,让大学生有苦说不出。

上海市公共招聘网负责人表示,一些不法用人单位钻实习生不受劳动法保护之空,大肆赚取实习生的廉价劳动力。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如果干的是端茶、倒水、扫地的活儿,几个月下来不但不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反而会耽误宝贵的时间。所以,大学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掉入“实习陷阱”,一旦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向本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12333热线举报。

专家建议,大学生在实习之前,最好在自身能力和知识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公司。实习之前要先与单位谈好实习报酬,如实习机会难得,不要求报酬也可以,最好选择有挑战性的实习单位,实习期间重点熟悉公司环境、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为将来正式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实习内容要尽可能与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联,不要盲目追求实习单位的名气和规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