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用工困境,企业留人才有三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30 17:58
人浏览

  核心内容:某工业园区的几家企业用工调查数据显示,三年来高校毕业生用工稳定率不到50%,共吸纳高校毕业生2200人,除去自行离职和企业辞退人员。在园区企业普遍出现了招大学生难、用大学生更难的现象。本文由法律快车编辑为你介绍企业在用工困境中留住人才的三大招数。

  多数企业在为人员的流失问题而绞尽脑汁,这种“不稳定”因素容易造成其他同事的工作怠惰、业绩不佳等消极影响,应该如何解决?

  1、工作环境要好。

  这是企业的一件法宝。现在的学生不比以前,企业在能力范围内,为这些毕业生提供优质的食宿环境,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比什么都强。公司副总经理白彬指着几栋新盖的住宿楼说,经济发展要适应环境,劳务用工更要适应环境。

  想要用毕业生,就要摸索他们的心理状况,给他们机会,尽量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这就是企业零流失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企业培训,新员工逐渐觉得这份工作还不错。企业是新能源高科技企业,工作环境好,活也轻松,不知不觉中就坚持了下来。

  2、工资待遇和感情留人,是企业的第二个留人法宝。

  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中团队协作效率有所提高,同时融洽的相处环境也会让员工容易产生归属感,工作热情更高。但是弊端是公司规定尤其是人事管理方面有可能不能很好约束员工。

  3、淋漓尽致地发挥特长。

  留在园区企业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在企业,才能将我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80后、90后求职最重要的标准——学以致用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企业留人最奏效的法宝。虽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总是眼高手低,但是只要年轻人有向上的积极心态,企业就会搭起平台培养人才。先留下再培养,由此,企业避开了用工难题。

  在那些正在岗位上努力的员工看来,工作的稳定与否,并不是能不能坐在办公室,而是你离开一个岗位后,能否迅速适应另一个工作岗位。

  地方相关政策动态

  西宁

  为了提高大中专毕业生的求职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各大企业共设置57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其中园区企业共有11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主要针对毕业未就业的人群,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帮助,在企业见习的同时留在企业,实现就业。[page]

  合肥

  在就业技能培训方面,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束志伟介绍,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市共完成就业技能培训42577人,支付补贴资金2712.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4万人的125.2%。个人参加的就业技能培训,按各工种(专项能力)能享受200-1200元不等的补贴。按照要求,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补贴的标准不低于人均300元,而合肥市按人均350元的标准执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