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法规定如何界定辞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10 15:39
人浏览

  我们在公司上班的时候都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互相考核的一个过程,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用人单位可以考核劳动者的工作是否符合标准,而劳动者可以考虑该岗位所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是否良好,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条件,那么劳动法规定如何界定辞退?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劳动法规定如何界定辞退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有哪些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一)提交申请书;

  (二)仲裁受理;

  (三)开庭审理;

  (四)仲裁调解;

  (五)仲裁裁决。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劳动法规定如何界定辞退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劳动法规定的辞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强制性措施,辞退劳动者的时候要将工资如数发放给劳动者,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