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律师提醒要避免纠纷风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25 03:43
人浏览

  拼车、拼吃、拼玩,听说过拼房吗?1月4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颇有投资头脑的市民开始了拼钱买房,而且已经有人获利了。不过,法律界人士提醒说,合伙人之间在购房前最好做好约定,如出资比例、还贷方式等,此外双方最好还要提前约定好条件。

  同事共同出资买房

  前阵子有人在陈女士工作的中介公司登记了一套水仙里的急售房。那套房子因房主有事急售,价格比较低。当时陈女士觉得价格比较实惠,想自己买,但苦于手头没这么多现金,便和同事商量,两人分别出资将那套房子买了下来。没有料到,没过多久,那套房子拆迁了,两人不打算拿房子而是要直接拿现金。陈女士细细一算,有些后悔与人合买,因为如果她一个人购买那套房子就可多赚好几万。

  亲戚共同投资买房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许先生,最近和姐姐共同购买了市中心的一套小户型,用于出租。那套房子50多万元,姐弟俩各出一半钱。房产证上的名字有两个人,每月1200元的租金也一人一半。“每家人出一半钱,还能承受,这样就不用贷款了,买那套小户型关键是因为那是学区房,容易出租,今后也容易转手。”许先生还告诉记者,在他的周围,已出现了部分拼钱买房的朋友,这类房子并不是自住而是投资,关键是不用欠银行里很多钱,可以不还高额的利息。

  律师:要避免纠纷风险

  法舟律师事务所的贺煌律师表示,以合伙购房方式应对高房价有其可行性,但也存在纠纷风险。合伙人之间在购房前要做好约定,比如出资比例,可以根据出资比例约定房屋按份共有;还贷方式,应约定由谁向银行还贷,再约定具体结算方式;双方最好提前约定处分房屋的条件。此外,如果合伙买房的人是已婚人士,就应先征得配偶的书面同意,双方都应该在协议上签字,因为这需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一旦到中途另一方不同意的话,就可能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