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免抵退”税的计算举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24 09:04
人浏览

  “免、抵、退”税的计算举例

  以下举三种不同情况的例子帮助理解“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1、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且征退税率一致,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举例。

  [例一]假设当期全部进项税额100万元,生产产品当期全部销售,内销500万元,出口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500万元,没有期初、期末库存原材料,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均为17%。

  (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

  由于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一致,所以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500×17%-(100-0)=85-100=-15万元

  (2)因为15<85,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5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85-15=70万元

  2、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且征退税率一致,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举例。

  [例二]假设当期全部进项税额240万元

  生产产品:内销500万元,占1/3

  出口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500万元,占1/3

  库存产品,占1/3

  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均为17%

  (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

  由于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税率一致,所以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500×17%-(240-0)=85-240=-155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155万元

  (2)计算免抵退税额

  由于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所以,免抵退税额抵减额=0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500×17%-0=85万元

  (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因为155>85,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8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0。

  3、使用免税购进料件且征、退税率不一致的综合计算举例。

  [例三]假设生产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征税率17%,退税率13%当期全部进项税额300万元,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到岸价200万美元,内销1,000万元,出口300万美元,假设外汇牌价l美元=8.3元。

  (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

  由于使用了免税购进料件,因此,在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时,要先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①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00×8.3×(17%-13%)=66.4万元

  ②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300×8.3×(17%-13%)-66.4=33.2万元

  ③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17%-(300-33.2)=-96.8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96.8万元

  (2)计算免抵退税额

  ①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200×8.3×13%=215.8万元

  ②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300×8.3×13%-215.8=107.9万元

  (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因为96.8<107.9,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96.8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07.9-96.8=11.1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