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本票和汇票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8 01:45
人浏览

  对于票据的相关知识,我们都听说过支票这种票据,如果不是相关从业人员,本票和汇票可能也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三者都有票据的功能,具有同一性质,但是不知道的是本票和汇票的区别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本票

  本票,是指发票人自己于到期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

  这种票据只涉及出票人和收款人两方。出票人签发本票并自负付款义务。按票面是否载明受款人姓名,本票可分为记名本票和不记名本票。

  【法律依据】

  《票据法》第76条,本票上记载付款地、出票地等事项的,应当清楚、明确。

  本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本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出票地。

  二、本票和汇票的区别有哪些

  (一)相同点

  (1)具有同一性质。

  (2)具有相同的票据功能。

  (二)主要区别

  (1)本票是自付(约定本人付款)证券;汇票是委付(委托他人付款)证券;支票是委付证券,但受托人只限于银行或其他法定金融机构。

  (2)中国的票据在使用区域上有区别。本票只用于同一票据交换地区;支票可用于同城或票据交换地区;汇票在同城和异地都可以使用。

  (3)付款期限不同。本票付款期为2个月,逾期兑付银行不予受理;中国汇票必须承兑,因此承兑到期,持票人方能兑付。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日付款人账户不足支付时、其开户银行应将商业承兑汇票退给收款人或被背书人,由其自行处理。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付款,但承兑到期日已过,持票人没有要求兑付的如何处理,《银行结算办法》没有规定,各商业银行都自行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如中国工商银行规定超过承兑期日1个月持票人没有要求兑付的,承兑失效。支票付款期为10天。

  与汇票支票相同,本票本意是代表典型之信用证券,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在现代商业中承担的信用担保功能。而中国《票据法》中对于本票的规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其特殊之处在于:

  (1)中国《票据法》第73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的本票,是指银行本票。并且在票据法未修订前,签发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是经过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机构。尽管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票据法对此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本票业务的准入制,但是本票的出票人仍限定为银行。可见,中国没有商业本票,一般的企业单位不能签发本票。

  (2)中国《票据法》第73条规定: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并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第78条又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在持票人提示见票时,必须承担付款的责任;第79条规定:本票自出票之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第80条又规定:本票的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见票的,丧失对出票人以外前手的追索权。因此,中国的本票均为见票即付的本票,不承认远期本票的效力,但与支票相比,法律对本票提示期间所作的限制比支票要小得多。

  (3)中国《票据法》第76条规定:本票必须记载收款人名称,否则本票无效。据此规定,中国不存在无记名本票和指示本票,只有记名本票。

  (4)《支付结算办法》第98条规定: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各种款项,均可以使用银行本票。由此可知,中国票据只能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

  (5)中国《票据法》第74条还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从规定的“必须、保证”等字眼中,可以看出立法者的意图,不保护没有合法交易关系而签发本票的效力。可见,中国在立法条文中体现出“票据使用过程的安全”的立法精神。

  三、本票出票人具备的资格

  首先,在我国能够签发本票的只能是银行;其次,银行要办理本票业务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最后,能够办理本票业务的银行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七条 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七十四条 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

  出票人是开立票据并将其交付给他人的法人、其它组织或者个人。出票人对收款人及正当持票人承担票据在提示付款或承兑时必须付款或者承兑的保证责任。是指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通俗讲:A向B打个欠条写明归还时间等重要信息,欠条B保管,这时A就是出票人,B是持票收款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本票和汇票的区别有哪些”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根据国家规定,两者在本义上不同,本票的持票人可以是两个,而汇票的持票人只能是一个,而且必须是借款人持票。本票是自己支付的一种证券,而汇票是由他人代付的一种证券。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