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迪拜不是雷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21 02:32
人浏览

  迪拜要求延期偿还债务,影响几何?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不容置疑,迪拜不是雷曼第二。

  雷曼破产了,因为它杠杆交易玩得太大了,最终导致其资不抵债。2008年5月,雷曼最后一次公布财务报表时,其资产为6394亿美元,负债为6131亿美元,净资产不过262.76亿美元。这意味着,只要持有的资产微降4.11%,雷曼就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而在2008年,各类资产腰斩都不是新鲜事,没有政府救助的雷曼,自然不得不倒闭。

  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迪拜世界(DubaiWorld)则不同,它暂时不过是周转不灵,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新近到期的35.2亿美元债务,要求展期而已。截至2008年末,迪拜世界总资产996亿美元,负债593亿美元,即使按最新数据算上表外资产其总债务高达800亿美元,也依旧不存在如雷曼般高负债高杠杆的高风险运作。

  更何况,雷曼是一家私有公司,“山姆大叔”不愿救市,在无法筹集资金的前提下就只能选择破产。而迪拜有大把地皮和实业,更有地下的石油,即使暂时周转不灵,至少也可以通过卖油卖实业逐步偿还债务——更何况同属阿联酋的近邻,持有大把原油(76.05,-1.91,-2.45%)储备的阿布扎比对迪拜始终颇为支持,一直慷慨解囊购买迪拜的债务以提供现金流。

  雷曼倒闭,市场很恐慌,原因在于它的倒闭反映了整个金融行业的恶化,“一叶知秋”,自然影响深远。而迪拜世界则是一个孤立事件,虽然带动了相关周边国家的CDS(信贷违约保险)价格小幅上升,但仍处于可控的范围内。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一直支持迪拜的阿布扎比CDS合约不过上升24个点至184点——与之对比花旗银行在今年3月时CDS价格在650点之上。

  所以,资本市场的“恐慌”也该有所节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