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互联网案件管辖权如何确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07 18:18
人浏览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互联网了。以前出门要带现金,现在是手机在,就可以实现很多支付交易。但也正因为如此,也有人利用互联网来犯罪。想必很多人都想了解,互联网案件管辖权如何确定?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互联网案件管辖权如何确定

  一、根据网址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

  对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案件,实施网络犯罪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所在地可以视为犯罪行为地。在侦办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案件过程中,司法机关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提供商来确定网址所对应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即网络犯罪行为实施地,进而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

  二、根据被发现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

  对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以及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案件,被发现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犯罪行为地。虽然对网络犯罪案件的犯罪行为地的确定问题,并没有专门的司法解释,但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2月19日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就明确规定了管辖问题:著作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

  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该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侵权行为地难以确定的问题。同样,这对于此类互联网案件地域管辖中的犯罪行为地较难确定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根据受害单位或个人系统、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

  对行为人通过侵入、修改受害单位或个人系统程序、系统参数等手段实施网络犯罪的案件,被侵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终端的所在地可视为互联网案件的犯罪行为地。对于那些利用远程登录等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商业秘密,或者修改金融单位的信息系统,窃取财产等互联网案件,由于被侵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终端的所在地是行为人实施犯罪的主要空间之一,故这些地点可以被视为犯罪行为地。

  四、根据犯罪行为人最终目的及取得财产的地点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

  对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盗窃、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诈骗等互联网犯罪案件,犯罪行为人操作计算机的地点和网络行为所指向的最终目的地以及实际取得财产的地点均可视为犯罪结果地。

  虽然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传统管辖规则构成了全方位的挑战,但是,仍然不应当盲目地、不假思索地认为传统管辖规则过于滞后而缺乏时代价值,应有的选择是,保持刑法理论的固有稳定性,充分发挥现有司法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根据传统管辖理论来冷静思考网络犯罪的管辖问题,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填充和减少网络空间中的刑事管辖权空白和冲突。

  综上所述,互联网案件管辖权可以根据网址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根据被发现侵权内容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根据受害单位或个人系统、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根据犯罪行为人最终目的及取得财产的地点确定互联网案件管辖权。若您有其他疑问,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可免费咨询律师!

  责任编辑:周六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