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食品添加剂是个好东西,无法检测有点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9 02:30
人浏览

  写下题目,源于近日两则新闻个是6月14日《光明日报》的《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存三误区》,另一个是6月16日《京华时报》的《卫生部:由于技术限制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张俭波在“误区”的报道中指出,当公众对食品添加剂有三大误区:一是非法添加物等于食品添加剂;二是食品添加剂不是必需的;三是所有添加剂都是有害的。张研究员运用资料印证了“那些出问题的添加物,并不在食品添加剂之列”,并指出“监管严格”、“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在的食品工业”。一席话,让公众大悟——食品添加剂非但不坏,原来还是个好东西!

  “好印象”在脑子里刚挂了两天,卫生部的工作人员就在媒体上说话了,说食品添加剂判定检测方法太复杂,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的四成。此意味着,在我国2200食品添加剂中,近六成的无法检测。于是我就想,食品添加剂本身的质量,以及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质量,它们对人体有没有危害,等等,都是靠检测来证明的;而现在对六成的食品添加剂连检测都实现不了,怎么能说公众进入了“误区”?怎敢贸然断言“食品添加剂都是好东西”呢?

  食品添加剂是不是好东西?得靠检测出来说话;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有没有误区,需要科学来澄清。凭嘴“空说”出来的好东西,不仅不符合科学精神,还容易误导公众,让公众放松对“真正有害物质”的警惕。道理很浅显,四成的检测方法,扛不起所有食品添加剂洗冤的重任。再者,四成的检测方法,只是一个判定质量“优劣”的标准,就此认为四成的食品添加剂就是好东西,逻辑上也讲不通。

  平心来说,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有偏颇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抵制所有食品添加剂,如果真有科学证明了哪一种添加剂对人体有益,想必大家“欢迎添加”还来不及呢,一定没人出来“抬杠”。相反,有关部门对公众的看法倒是有了误区,譬如,有的听到对添加剂有质疑之声,就认为公众无知找茬,有的还要弄出“黑名单”来限制公众质疑和监督。不能不说,现在有些监管部门的工作已经本末倒置,跑错了方向。

  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科学总比没科学要好,有“杂音”总比“大合喝”要好。在不能以人的身体为试验品的前提下,质疑也是食品安全的一层重要保障。当下,公众质疑的重点,一是监管咋样?二是检验是否落实?撇开这些使偏劲,主意不馊也是有点坏。(孙海强)


食品科技网倡导:科学认识食品,合理膳食保健!
放心食品消费联盟微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