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药监局对四种药物提出警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29 07:20
人浏览

截至6月30日,2008年上半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65028例,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11179例,占总体报告数量的13.5%。与此同时,已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5835份,是去年同期报告数量的8倍多。

这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昨日的国家药监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取到的信息。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根据近期对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国家药监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吗替麦考酚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几种药物提出警示。

  她同时表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更加及时,由于药品自身的特点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发展的规律,国际上的经验是,一个理想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应该为200~400例/百万人,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占30%以上,我国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已达到400例/百万人,其中严重不良反应约占13%。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经建立国家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个;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4个;地市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200余个。200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达到547000例,比2006年增长48.1%,报告的质量也在逐年明显提高。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