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原三鹿股东恒天然谋重回中国乳业 拟建新牧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8 16:09
人浏览

在"三聚氰胺"事件阴影逐渐淡去时,新西兰恒天然(Fonterra)正在酝酿一个重回中国市场的长期计划。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菲利普·特纳(Philip Turner)昨天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乳业供应链上还有投资机会",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新的牧场,并且有可能再次进入乳制品加工领域。

  今年7月,恒天然自有奶粉品牌安怡、安满在华重新上市,被视为其重新发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此前,恒天然授权三鹿经营安满、安怡,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两大品牌一度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目前,恒天然选择慎昌公司成为安怡、安满新的经销商,相关产品已在华东、华南销售。

  而接下来,恒天然计划在牧场经营方面继续扩张。目前恒天然持有唐山牧场85%的股份,另外15%原先由三鹿持有,目前仍由三鹿破产管理人管理。特纳表示,恒天然有兴趣以合理的价格购回这部分股份,也愿意与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合作。目前,唐山牧场共有3000头奶牛,特纳预计明年8月牧场规模会达到高峰,奶牛量增长到6000头左右。"同时我们也在探索能不能继续开发其他牧场。"特纳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考虑选址事宜。

  2006年,恒天然集团以8.6亿元认购了三鹿43%股份。三鹿最终破产,恒天然的投资也打了水漂,但恒天然并没有因此却步的意思。特纳表示,不排除今后重新进入中国乳制品加工领域的可能性,而并购也是选择之一,但痛定思痛,如果进入一定会保证奶源的质量。

  "对于中国乳业供应链上的机会,我们会在作出充分的调研后作出具体的决策。"特纳表示,未来一年中国乳业市场将以9%~10%的速度逐步恢复,虽然公司目前并未作出实质的投资计划,但毫无疑问会从中发掘新的机会。

  事实上,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恒天然也需要在中国弥补在经济和声誉上的双重受挫。对于如何恢复在中国的企业形象,特纳表示,公司在全球的形象是基于产品质量的,在中国仍将坚持这一点.

(东方早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