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塑料奶瓶疑会诱发性早熟 专家建议多用玻璃奶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8 18:19
人浏览

记者高琛琛 通讯员温红蕾报道:近日,因怀疑含“双酚A”的奶瓶会诱发性早熟,欧盟宣布自本月1日起,在欧盟境内禁止使用含生产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昨日,记者走访武汉市场发现,PC材质的塑料奶瓶明显减少,玻璃奶瓶开始热销。商家表示,目未接到任何下架通知。

记者走访家超市、孕婴用品专卖店发现,市场上很多品牌的塑料奶瓶都使用PC材质。少品牌的塑料奶瓶明示“不含双酚A”或“通过双酚A检测”,但价格比同样容积的普通PC奶瓶贵得多。多家育婴店店员称,最近几天,以往畅销的塑料奶瓶有点卖不动,而玻璃奶瓶销售数量猛增。新妈妈江女士的儿子出生才16天,她在孕期买了好几奶瓶,有玻璃的,也有塑料的。“主要是考虑到外出带塑料的轻便些。”但看到各地新闻后,江女士吓了跳,表示:“以后会尽量少用塑料奶瓶。”

宝宝用什么样的奶瓶最安全?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医师杨勤表示,玻璃奶瓶易清洗且安全。即使在一般高温条件下,玻璃奶瓶也不存在化学物质超标问题。那么,塑料奶瓶还能不能用?

据了解,塑料奶瓶一般都是PC材质(聚碳酸酯),而PC奶瓶多含“双酚A”,以增加产品的透明度和强硬度。对于食品包装中用的“双酚A”,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一升蒸馏水中所含的酚须≤0.05mg。杨勤介绍,符合国家认证的合格PC材料,一般“双酚A”不会超标,在超市销售的有“QS”标志的品牌奶瓶还是安全的,正在使用塑料奶瓶的家长不用过于恐慌。但需注意的是,使用塑料奶瓶消毒时温度不要超过100℃,不要将奶瓶放在微波炉中消毒。在反复高温条件下,塑料奶瓶会老化,溶出的双酚A也会增多,所以最好在使用两个月后就及时换新奶瓶。

瓶底标“7”“58”可能含“双酚A”

要识别塑料制品是否含有“双酚A”,消费者可以通过塑料瓶的瓶底三角回收标志进行辨认,多数瓶底都有该标志。专家介绍,每塑料都有代号,如果三角标志中间有一个“7”或者“58”,同时在下面写着PC,该产品就有可能含双酚A。“7”代表PC和所有其他类别塑料。而根据国家2008年新实施的《塑料制品的标志》,PC材料对应新代号则是“58”。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塑料奶瓶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