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食物安全关乎人命 防细菌和寄生虫是重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08 23:03
人浏览


  何计国:近年来,我们只是关注各种农药、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对人体威胁的报道。但千万别忘了,几次出的健康问题都是细菌、寄生虫的问题。因为,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能要吃更多的一些生鲜的食品。今天有机会和大家探讨,也希望通过这个聊天和大家更深、更准确地认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更好地防护自己的身体。

  假如没有防腐剂,食品就没有安全保障

  主持人:过去的年代在没有冰箱和添加剂的情况下,人们在夏季有哪些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

  何计国:在几十年前,制冷的设备还没有普及的时候,食品的保藏主要靠盐腌、糖渍的方式,这种方式保质期很短,时间过长也会发生变质、腐烂。

  大概在70年代的时候,经常发现有一些食品变馊了,人们就吃酸的东西。那时候食品肯定是不安全的,经常吃坏肚子或得传染性疾病。那个年代,在农村每年的夏天,都要有一次到两次得痢疾的情况,食物中毒也时有发生。那年代的食品是非常不安全的,因为那时候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还是不一样的,更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检验手段,更没有今天发达的网络和媒体,大家都是听说什么地方吃什么吃坏了。那个年代几乎人人都会有蛔虫,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父辈能做的也只是把防腐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主持人:按您的观念来说,当今这个社会有了防腐剂,有了食品添加剂之后,可以使人更健康,对人的身体更有好处?

  何计国:不应该是简单的一个说法,应该是我们整体社会科技的进步。现在传染病的减少和对传染病认识的提高,预防的手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减少了传染源,任何传染病都是由病源来传播到其他人身。我们对抗生素的普遍使用,病人少了,传染源也就少了,这是一个控制手段。

  第二,我们知道这些病都是通过哪个传播途径传播的。知道了有些疾病是通过蔬菜、水果传播的,我们就会对蔬菜和水果消毒、洗干净、去皮,还可以加热。这些细菌剔除了,减少了很多的危害。

  第三,对有些疾病通过注射疫苗免疫以后,就不得了。有了这几个环节之后,传染病就大大减少了。

  但是在自然界里面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未必是致病菌,它要活、要生存就要消耗营养,从食物里获取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会分解成分,会使食物发生腐败变质,营养降低,有的是食物分解的产物导致你中毒。

  主持人:那应该怎么办?
[page]
  何计国:所以,对于生物危害的预防历来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防腐剂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微生物的繁殖概率,使得食物中毒大大减少。

  主持人:应该说防腐剂的使用是人类的一种进步。

  何计国: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我想目前的粮食或者食品肯定不够吃。毕竟不是说所有的食品酸了还能吃,有的酸了就不能吃,有的食品有很严重的气味和颜色,你就会扔掉。

  主持人:添加防腐剂后,食品就安全了?

  何计国:在规定的剂量下,往往防腐剂起的是抑菌作用,但杀不死。时间长了以后,会缓慢的繁殖,所以有保质期。

  网友:到底防腐剂有没有危害?

  何计国:肯定有,这个有害是指你拿防腐剂去给动物做实验。因为量是很大的,可是我们在食品中的使用量非常小。国家为什么允许?也是我们在大量实验的前提下,现在食物这个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在这个标准下使用不会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所以说,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哪怕有防腐剂也是安全的。而且防腐剂确实为食品安全做出很大的贡献,使食品防止细菌等方面更安全。

  夏季食物中毒,有69%是细菌性的

  何计国:夏秋季食物安全的重点应放在微生物的危害上,细菌繁殖非常快,很多会繁殖细菌,稍微不注意会引起食物中毒或者传染性疾病。每年夏季因食物中毒的,大约有69%是细菌性的食物中毒。对此要注意,原料妥善的保存,根据原料的性质储存,对原料进行一定的洗涤或热处理。夏天人们喜欢吃生食,那就要确信洗干净,能去皮的去皮。如果是海鲜类,非要生吃的,最好注意,一是确信你买的东西是经过检疫的,二要注意用醋泡一下。

  主持人:夏季食物中毒该怎么办?

  何计国:第一,发生食物中毒一定要去医院。第二,向当地卫生部门汇报。如果离医院远,可以采取这样几个措施:催吐,可以拿手指催吐,同时,还要积极联系医院。因为食物中毒太多,用错药就麻烦了。

  主持人:夏天食物中毒哪些情况比较多?

  何计国:多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这个菌,按道理肉类本身不应该有,在肠子里、皮毛上有,但我们也不知道买的肉是不带的。

  主持人:除了到医院及时治疗和吃一些药物,食物方面怎么治疗?

  何计国:我们一般可以不吃药,到医院输液,如果发烧就退烧。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软的,别吃生冷、刺激肠胃的东西。[page]

  网友:今天谈食品安全问题,夏天怎么储藏食物,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何计国:其实也不简单,储藏不好的话会出大问题。储藏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食物要分类储藏,至少生熟要分开。现在冰箱分好多层,上下层之间要注意,熟的东西不能放在下层,而是生的放在下层。比如上面有一盘生菜,下面可以放芹菜等等,不能都放在一起。不管什么时候储存的食物,都要在加热以后食用,因为冰箱不是保险箱,在冰箱里,有些细菌不能繁殖,但能够存活,有些细菌在冷的环境下活得更欢,因此,我们吃之前应加热一下。

  蔬菜最好当天买当天吃,冰箱也不是保险箱

  网友:我是环保主义者,现在有没有纯天然的食物储藏方法,能不能不用冰箱?

  何计国:有是有,在过去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也能储藏食物,但成本很高,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古代西夏的冰窖,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实现的。

  如果说用盐腌、糖渍的方法能够保存食品,可大量摄入盐、糖会带来血压高等疾病,又会有另一些问题。

  我们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环保主义我是赞成,但是我不建议因此而放弃使用冰箱。其实,环保生活中到处可见,我们可以减少垃圾、废物的排放等。生活垃圾的排放对水源有严重的威胁,磷含量高了以后导致水污染。

  网友:新鲜蔬菜放冰箱两天就焉了,有什么好办法延长保质期吗?

  何计国:建议做一下预处理,漂烫一下。可以灭掉酶类,把细菌杀死,延长保质期。另外,没有必要把蔬菜放那么长时间。因为蔬菜刚采收的时候有少量的硝酸盐和亚酸盐,亚酸盐到了血液里会造成氧化,多了以后甚至会窒息。蔬菜放久了,亚酸盐有可能转化成亚硝胺,也会增加致癌的危险。

  主持人:一般新鲜蔬菜放多少天好?

  何计国:当天买当天吃最好,顶多两天就可以了。

  主持人:从对自己负责任的角度考虑,勤快一点这个付出还是值得的。

  何计国: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我们营养不均衡以及运动偏少,如果你多跑几趟多买几次菜也是运动。我们挣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连健康都保证不了的话,挣钱还有什么意义?

  网友:冰箱内储藏食品多少度合适,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

  何计国:不同食物有不同的储藏温度,像生鲜肉类要冷冻,像温带的菜在4℃~10℃就可以,有一些热带的蔬菜、水果可以不用放冰箱,温度需要高一点儿,低了有可能冻坏。不是说什么食物都要放冰箱,要因物而定。[page]

  网友:经过冷冻后的食品还有营养吗?我特别喜欢把夏天的菜豆冻到冰箱留到冬天吃,不知道这样吃科不科学?

  何计国:应该没问题,因为在冷冻情况下,酶停止活动了,微生物少了,能够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但也别太长时间,豆半年应该没问题,肉要放半年就没法儿吃了。

  主持人:是不是最好吃应季的食品?

  何计国:食物和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基因。我们中国几千年吃这样的食物,我们国家的居民已经比较适应中国的食物结构方式,真正到欧洲吃肉为主可能就不适应。这种方式也包括吃应季的蔬菜、水果。

  用水煮会使农药渗透到食物里面,原料去皮是为防细菌

  网友:现在蔬菜残留的农药很多,我经常放在锅里一煮再煮,这样会不会把农药的残留物去掉?

  何计国:不值得这样做。通过有效的洗涤,很多附在食物上的农药能够洗掉。有可能一煮,表面的农药会通过水加热渗透到里面,反倒不好,洗干净就好。我们目前食物中的农药对人的威胁特别小,根本没必要那么恐怖。

  主持人:相对而言,是不是有机的、绿色的更好些?

  何计国:也不是。主要是符合目前食品标准的蔬菜,哪怕不是绿色的也没有问题。有机和绿色,是我们和国际上接轨而言,其实,食品标准相当一部分是和经济和贸易挂钩的。

  主持人:更多从人的健康和营养上考虑比较少一些?

  何计国:最初肯定是考虑人的健康和营养的,但随着技术进步以后,在过去我们是不是认为美国人一开始就是那么高的标准呢?肯定也不是,也是一步一步上来的,英国、欧洲也是。

  主持人:我们国家的食品比起发达国家来讲更安全一些?

  何计国:也不能这么讲,因为食品安全是很大的问题,有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我想我们国家在食品有害成分含量上可能不如国外有些国家,但是,还构不成对健康的威胁,我们不用去害怕。

  主持人:您说的能去皮尽量去皮。为什么?

  何计国:那是因为细菌和化学农药不一样。化学的东西如果存在的话,在外面放着慢慢会少,不会增多。但是细菌会增多,而且是越来越多,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所以,我们要去皮,是从细菌的角度考虑顺带也把农药洗掉。但洗农药有一些争论,我都看过,说农药要泡,有人说不能泡。

  主持人:还有说臭氧机?
[page]
  何计国:臭氧氧化以后能够减少一些农药的毒性,但是不减少农药,农药还在那儿,代谢变成别的东西。这种降低不是永远这样,有些农药在氧化以后毒性可能会增加。

  主持人:您建议用这些吗?

  何计国:我觉得洗涤更让人放心。植物本身有一层蜡,会自己挡着。如果是水果,我们可以用力洗涮,包括茄子、黄瓜,我不建议用水长时间地泡,在洗的过程中会把蜡洗涮掉,就没有必要去泡。但叶类菜,会洗涮烂,也不可能一点一点把蜡去掉,可以选择泡一下。

  主持人:您建议用专门洗水果和蔬菜的洗涤剂吗?

  何计国:有帮助。很多农药是冒白沫的,和水是不相溶的,有些洗涤剂是可以和水相溶的。

  网友:听一个教授说,最好不用洗涤剂洗蔬菜,那些洗涤剂本身有化学成分,建议用碱洗?

  何计国:洗涤剂本身也是一个化学物质,它和水是共溶的,用的话没有什么大问题。洗涤剂是很容易一下子就冲掉的。我不知道碱对农药的作用,是碱酯化,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因为毕竟我没有做这方面的试验。

  腌菜熏肉要少吃

  网友:我喜欢腌一些菜,还有做熏肉,不知道这样有没有危害?

  何计国:腌菜,在腌的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这样会带来健康方面的负面影响。我们建议要么在刚腌的过程中吃,在一两天内,要么在一个月以后再吃,这时候微生物先让硝酸盐变成亚酸盐,会更好。从营养来说,一般腌菜营养并不是特别大,盐把菜中水腌出来,随着水的流失矿物质和维生物肯定会减少。当今,是否还需要腌菜?过去是因为食物不够,把菜腌起来。腌菜带来大量食盐的存入,这也不是很好的现象。我们建议少吃这些东西。

  熏肉带来最大的问题,在熏制的过程中有“3,4-苯丙”,是致癌物。对此有两种看法,在英国或者欧洲一些国家发现,致癌物也是一个化学成分,和正常的化学成分一样,只要我们控制量就没有问题。任何的物质都有致癌的剂量,不能说沾一点就致癌。如果控制得好,只是吃感觉和口味。在欧洲还有一个新的方法,可以避免“3,4-苯丙”的存在,既有这种口味又有冷熏的方式,浸泡就有这个味了。

  主持人:国外也有很多熏的东西。

  何计国:国外发现问题以后也在改变。我建议特别喜欢吃熏肉的人,还是每天少吃一点,我们不会反对吃这些东西,但是别多吃,摄入量高了就会有风险。
[page]
  网友:把豆角晾干放在冬天吃也是一种口味,这些传统的方法是糟粕还是经验,我奶奶经常这么弄是不是过时了呢?

  何计国:应该说这种方式越来越少的被应用,吃新鲜的肯定比放得久的要好。茄子、豆角,晾干以后跟现在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毕竟没有什么大的冲突,晒干没有有害成分生成,只不过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用保鲜膜之前食物应洗干净,肉应该是急冻缓解

  网友:保鲜膜是保鲜的吗?

  何计国:保鲜膜实际上让外面和里面隔断,使细菌不能进入到食品中去。如果食品本身有大量细菌的话,包上就烂得更快。所以,在保鲜以前,一定要确定被保鲜食品是清洁的,不能从外面买来就包。应该洗干净之后再保鲜。

  网友:用微波炉热食物,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是不是破坏很大,传统的热饭方法好,还是用微波炉好?

  何计国:各有利弊。微波炉是从中心加热,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的食物可能有好处,热得均匀。但我个人比较倾向用传统的热菜方式。

  网友:我们平时吃冷冻肉,得拿出来放在那化冻,但有的人泡在水里解冻可能会快一些,我在英国学习的时候,老师说用微波炉来化,您觉得哪种比较合适?

  何计国:水泡肯定不好,会损失一些成分。肉应该是急冻缓化,如果放在外面慢慢的化,组织状态不会受影响,风味能够保持。在外面化,如果怕细菌的污染,可以罩一个罩。用微波炉化,会减少风味,如果从安全角度看,英国老师说得最对。因为老外不是很注重口味。

  主持人:当然还是应该考虑自己国家口味的问题,因为中国人毕竟有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网友:我家的孩子总爱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饭菜,这样会不会吃出一团一团的细菌?

  何计国:应该不会。如果食物曾经处理过的话,放之前状态比较好,基本上没什么细菌的话,不会有多大细菌的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