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娄师白曾名娄批白? 大师弟子状告中华书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19 00:33
人浏览

《齐白石辞典》涉及文革历史部分涉嫌侵犯名誉权

娄师白曾名娄批白? 大师弟子状告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提出管辖权异议被驳回

中国法院网讯 中华书局因出版《齐白师辞典》,称齐白石的弟子、国画大师娄师白曾改名为娄批白,而被娄师白告到法院。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将于6月6日9时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原告娄师白诉称,原告14岁便师从齐白石大师直至大师去世,长达25年之久。原告本名娄绍怀,齐白石大师亲自为其更名为《齐白师辞典》,正是取“师从齐白石”之义。但是,原告在被告中华书局2004年10月出版的《齐白师辞典》的第127页发现,“娄师白……文化大革命中,曾改名娄批白,并声明与老师划清界限。文化大革命后又改名为师白”。文后署名“何必”,而编委中查无此人。

原告称对被告的这种捏造事实恶意中伤颠倒黑白的做法感到震惊和痛心。被告中华书局给出的这些信息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娄师白是齐白石的弟子,但在文革非常时期却公然更名,取批斗齐白石之义。”但事实与中华书局的出版所述内容截然相反,原告娄师白从未更名为娄批白。关于此问题,首先有派出所的户籍登记可查,原告并未更改过姓名;其次,原告也从未在其作品上署名“娄批白”,恰恰相反,原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直使用的正是“娄师白”三个字。原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创作发表的作品可以证明,原告所在单位人员亦可证明。

娄师白认为,被告中华书局作为国家级出版物单位,担负着传承事实、教化公民之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但是其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更是其应负的法律义务。但被告对其职责漠然无视,被告的行为,对原告名誉造成极大的诋毁,给原告精神上带来沉重的创伤。

另外,原告是国家级国画大师,其声誉影响范围极广。再者,被告的侵权出版物为辞典,是供人查询的工具,其谬误将影响更加深远,因此被告对其名誉权的侵害所造成的后果也就更为严重。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湖南日报》和《湘潭日报》以及全国性的专业美术出版物上,公开更正错误事实内容,并向原告道歉;收回所有已经出售或赠与的辞典,并销毁所有收回及库存的辞典;出版发行经过更正的《齐白石辞典》,用已经更正的辞典撤换所有出售或赠与的未作更正的辞典,以消除影响;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50万元人民币。

被告中华书局收到原告诉状后,于2005年12月8日提出管辖权异议,西城法院于2005年12月29日做出民事裁定,驳回被告中华书局对本案管辖权提出的异议。之后,被告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该院于2006年4月10日裁定驳回被告上诉,维持原裁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