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港台地区物流发展分析报告(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7 22:48
人浏览
摘要:作为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在世界物流业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加入wto的经济环境下,台湾和香港的物流业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本报告从地理,区域经济环境方面描述和分析了港台地区物流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并对港台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了优势, 劣势和机遇分析。最后总结了两地的物流发展放向并提出一些建议。

4.借鉴日本经验,进军宅配市场

  近来,台湾物流企业纷纷寻求与日本运输企业实施策略联盟,试图进入台湾的宅配市场。动作引人瞩目的包括统一集团与日本大和运输公司合作成立统一速达公司;东源物流与日本通运公司合作设立台湾宅配通;新竹货运与日本佐川急便合作进入台湾宅配服务领域;尤其是大荣与日本西汉运输公司合作方案的出台,让原本颇具竞争 的物流业,趋向更激烈的竞争阶段。

  大荣与日本西汉运输公司合作,主要基于下列两点考虑:一是西汉运输以传统路线货运起家,尔后成功转向宅配领域,大荣未来可以借助合作公司的经验,打入台湾宅配市场。二是大荣已拥有较强的陆、空配送能力,未来可通过合作公司强大的海运资源,加强国际物流运作的竞争优势。

  5.扮演第三方服务角色

  目前,台湾物流企业百家争鸣,尽管大荣与东源各持竞争优势,但两者都具有不介入商流的共识,努力以第三方角色提供物流服务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定位。一旦物流介入商流,就会与经销商相互竞争,东源在未来仍将致力于客户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一家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

  (3)国际快递业务快速发展

  看准公元2000年后,台湾与全球市场的互动日益紧密,跨国快递业者将营运重心移往台湾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其中包括ups,fedex以及dhl等三大快递公司,最近一两年纷纷来台设立亚太运筹中心或转运中心,作为在亚太地区的营运枢纽。其中ups及dhl更在去年底分别宣布新台币二十四亿及十亿元的投资计划,立足台湾放眼全球市场的企图心相当明显。

  以ups为例,两年前该公司配合政府成立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决定在台湾成立亚太转运中心,大幅增加货物在台湾的吞吐量。

  目前每周台湾专属班已由原来的23班增为68班,去年更决定斥资二十四亿元,与华航、远航策略联盟,加码投资中正机场一期航空货运站工程,增设两座运筹中心,估计未来每年处理货运量可由目前的80万吨大幅扩增至300万吨。

  另外,也在两年前设立转运中心的fedex表示,未来台湾加入wto后,台湾与全球贸易往来将更为密切,国际快递业的发展将更为蓬勃,因此该公司除了计划在今年扩大在台转 负责该网站销售商品的海外配送业务。香港明报报导,近年来大陆电子商务发展快速, 8848网站1月的销售额激增,其中每日销售额比去年12月同期增长十倍,新注册顾客增加两倍。同时,要求大陆境外及国际送货人数也大增,不少客户通过网路向台、港、澳及海外地区赠送过年礼品。8848.net公司开通国际快递项目后,顾客只要在8848网上超市选购商品,网站收到货款后,商品即可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亚洲地区,五个工作日内送达美国收件人手中。据指出,网站开通半年多以来,每月销售额递增50%以上,推动大陆网上消费市场的成长。

  第三章 优势,劣势和环境分析

  一 香港

  (一)优势:

  香港拥有世界级的基建设施,又与制造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联系密切,所以香港物流业的潜力无限。香港所能提供的it专才,除了懂三文两语外,加上中国已正式“入世”,港人熟悉内地的经营环境,将较台湾及新加坡优胜;其次,近年来,香港it管理人才的工资回复至合理水平,也具优势;此外,结合香港良好的法治意识,这都比中国内地及台湾优越。

  地利优势方面,香港在北上及南下上所花的时间较其他地区短,且大部分工厂北移,所空置出来的商厦增加,其租金成本与新加坡相若。其次,香港主管级的住宅租金相比上海及新加坡也不会过于昂贵。另外,香港无须征收消费税,加上税率低,大部分设备成本比邻区低10%至25%。同时,要作为供应链it管理中心,香港在通讯网是另一优势。



  无论长途电话,以致专用电讯网络,香港的运作成本相当便宜。香港为亚太区重要的商贸中心,拥有强健的金融架构及完善的司法制度,资金可以自由进出,所以有逾九百间国际企业在本港设立总部。因此,香港有优势成为亚太区的供应链管理枢纽。

  (二)劣势:

  自香港设有码头处理费以来,这个费用一直是全球最高的。码头处理费包括船公司使用码头设施时,向码头营运商支付的款项,以及船公司为弥补海运费而多收的费用。

  虽然香港在金融风暴后才开始重视物流业,起步较迟兼人才不足,对物流需求较大的制造业外移,市场开放不足,运输设施配套亦未见完善。

  (三)机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促使货运增长的关键因素,中国入世必将会进一步刺激全球贸易及航空货运向好。香港与珠三角作为进出中国的门户,定能因航空货运需求上升而得益。
内地物流业效率未臻完善,导致存货水平企于高位,这对内地的批发商及零售商不利。内地物流整合程度低,大部分业内公司只可提供某些物流环节的服务,未能为整个物流链提供一条龙的整体服务。内地没有一间公司在内地的市场占有率超越2%,加上内地市场发展迅速,港商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包括港澳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强大制造业中心,并正在向服务业、高增值行业转型,务求成为区内的物流枢纽,为内地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提供服务。

  (四)威胁:

  由于香港的门户优势正随着中国入世而逐步减弱,香港物流业的高价格受到了来自异地同行的威胁。香港港口功能的削弱以及运费的下降已是大势所趋。
内地港口的货运处理能力增强;其次,内地港口的停泊费用较香港便宜。内地物流增长速度很快,运营成本和设备配套都在很快成熟起来,效率也在不断改善之中,政府「电子通关」等方面的流程也在不断改善,取得很大进展。所以香港物流业感到来自内地的竞争压力。

  随着内地经济急速发展,“珠三角”地区无论是公路网络,以至各项基本建设都日趋完备,其中码头设施的进步尤为显著。尽管目前“珠三角”地区码头服务的水平可能未及香港,但他们却有较佳的地理优势,因国内货柜若要利用香港码头出口,还需经过过境手续,而且运输时间较长,往往提高了运输成本,所以香港码头其实亦面临考验。

  第四章.发展和建议


  第一,香港应在较高层次上与珠江三角洲探讨及制定规划,以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惠拨地的形式,加快发展物流园区等。目前,最迫切的是要兴建通往珠江西岸的大桥,简化香港与内地货物过境的验关手续。

  第二,香港若在科技和专业知识上得以提升,可提高竞争力和增值,也可缓和结构性失业。当局应加快培育应用资讯科技人才,并吸引更多跨国物流公司前来投资。

  第三,香港已经是亚洲区的航空枢纽,完全有条件成为亚洲的储物中心,特别是价值高体积小的货品,如电子零件、科技产品、药物疫苗等,非常适合用飞机付运。位于地区枢纽的机场,像旧金山市、波士顿,都在邻近机场地方,发展高效率运作的物流中心,让跨国公司将供应不同国家的货物集中储存方,然后按市场订单即时包装付运,4至5个小时内送抵目的地,不用在每个国家都搞仓储设施。

  第四,香港若能尽用亚洲航空枢纽的优势,带动物流和旅游业发展,长远可以创造数万个新职位。 航空物流可以创造的职位,并不限于某一阶层,而是对上、中、下都有好处。现代物流业其实就是供应链管理,最着重资讯科技应用,需要大量资讯科技人才,创造上层就业机会。物流业向来有大量中小企参与,例如货运代理商,统筹付运工作,经常是一人公司,取其效率和灵活,这些是中层职位。下层职位方面,则包括货仓管理、货物运输,这些工作还需要劳工,管仓工人和货车司机都因此得益。

  第五,观乎内地的成长步伐,内地海路运输水平正急起直追,服务水平与香港码头将会愈拉愈近。因此,香港的运输费用,包括码头处理费,现应作出合理下调,以确保维持香港物流业的竞争力。事实上,无论在商业角度,还是社会角度而言,香港的海路运输若能保持在区内的领导地位,对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十分重要,希望物流业界能认真考虑码头处理费的收费水平,莫因一时之利,影响香港整体的经济发展。



  第六,发展物流中心需要软硬件的配合,香港两方面都有优势。软件方面,香港工商企业已做好一套电脑系统;硬件方面,香港的机场、货运码头具有强势,再加上广东盐田、南沙及虎门等地也在兴建码头,应可配合香港的物流业发展。因此,政府可与广东一起发展物流中心。

  第七,与内地合作。

  1.在保持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枢纽的地位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协作与统筹,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与物流业的良性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共同发展繁荣。由于香港拥有世界级的基建设施,又与制造业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联系密切,所以香港物流业的潜力无限。在未来5至10年,香港将兴建新铁路、道路、大桥及边境通道,以促进香港与珠三角间的人流物流。

  2.由于进入内地市场限制逐步撤消,港商凭其在供应链管理、国际航空货运、物流设施营运管理以及财务集资方面的优势,与内地或海外同业成立合资企业,扩展在内地物流业的业务。香港物流公司可考虑因应内地加速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把目光投向二线城市,这些地区的交通正逐步改善,竞争相对没有那么剧烈。

  3.香港运输仓储码头管理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供现代物流服务。香港各种企业进入内地,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两地合作发展现代物流的总体趋势。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内地建设相同的仓储设施,建设成本仅为香港本土的1/3。内地不仅成本优势突出,且有距货源市场近的优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物流服务市场的逐步开发,香港物流企业到内地开展物流业务、抢占市场的势头将进一步强化。

  4.香港生产、贸易型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推动内地物流业发展。近年来,香港一些大型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取得了成效。一类是采用“前店后厂”方式运作的生产型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另一类如香港传统的贸易企业采用全球供应链管理,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无论是像德昌电机和溢达集团这样的全球布点、内地加工的生产型企业,还是像利丰集团这样聚合内地生产优势和香港贸易优势的贸易型企业,很多香港企业正在通过不同方式演绎现代物流的概念,并且参与到内地物流市场开发和内地物流服务资源的整合过程中。

  二 台湾:

  台湾物流业的特点以大荣货运与东源物流为龙头,众多专业物流公司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大荣货运与东源物流以其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台湾物流业中最为耀眼的两颗明星,当之无愧地成为领衔台湾物流业的“双子星座”。其优势在于台湾在物流人才的培养及储备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台湾物流协会每年都举办各种类型的物流培训,其经验、教材、师资、培训方式都比较先进。但是与新加坡和香港及大陆积极发展物流相比,台湾政府实在太慢,台湾政府在物流政策上过于牛步化。未来台湾物流体系规划蓝图,将建立都市消费物流、区域经销物流、国际物流等三大体系,在台湾北、中、南部至少各设一个物流园区,比照工商综合区专案土地变更,争取租税优惠。

作者:赵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