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有何解决之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12 00:49
人浏览
导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解决办法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纠纷具体包括因收回、调整承包发生的纠纷;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纠纷等。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有何解决之道

  1.和解。和解是指争议双方在没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和疏导下,依据一定的法律规范劝导双方当事人,促使其交换意见,互谅互让,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法。

  3.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发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依法按照仲裁程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作出裁决的活动。

  4.诉讼。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依法解决发生在当事人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活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超过一般债权法规定的20年最长租赁期限。如果以超过诉讼时效判决驳回登记承包人的诉讼请求,则登记载明的土地承包人与对土地实际占有、使用、收益及享有一定处分权的实际占有人不是同一人,这样土地长期会出现权利与实际的矛盾,而我国尚未建立取得时效制度,这种矛盾会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无法进行。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纠纷具体包括哪些

  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纠纷的;

  2.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3.因收回、调整承包发生的纠纷;

  4.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5.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属于什么案件

  法律快车提醒您,如果是权属争议,则属于行政案件;如果是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那么就是民事案件。

  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1.承包合同纠纷;

  2.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3.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4.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5.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