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假房产证骗贷上千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08 15:50
人浏览

  3年里,凭着假房产证、土地证等证件,他们游走浙江温州多家金融机构,办理房屋抵押贷款20次。

  金融机构报案时,骗贷金额总计超过千万元。涉案14人已被平阳检察院批捕。

  反反复复骗贷,为何无人察觉?银行放贷监管方面存在哪些漏洞?

  昨天,记者前往骗贷案的“重灾区”——温州平阳县,对此事进行采访。

  上千万元房屋抵押贷款涉假

  2008年,平阳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称信用联社)和中国工商银行平阳支行工作人员发现,他们之前办理的多起房屋抵押贷款,相关证件出了问题。

  这些已被抵押的房屋,很多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比如,拿着证件来办贷款的人,很可能不是房子的主人,当中甚至存在“有证无房”现象。

  本该低风险的房屋抵押贷款,瞬间成了“火山口”。

  为降低风险,信用联社随即向这些可疑贷款人,抓紧催讨。然而,这些贷款人一直拖延时间。

  去年10月15日,信用联社向平阳警方报案,称多人涉嫌贷款诈骗。11月12日,工行平阳支行也报案反映同样问题。

  两家机构提及的金额总计高达千万元。

  假证骗贷20多次

  潘富、陈华等14名嫌疑人,先后从苍南龙港买来空白假证,再找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制作好模板,将真实的个人信息,和虚假的房产信息“嫁接”,制作了40多本假的房屋产权证、土地证。

  每次骗贷,他们都以真实身份出面,只不过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抵押证件,都是假的。

  他们考虑极其“细致”。比如,银行要得到一份由房管部门出具的《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合同登记证明书》,才会同意放贷。他们不但伪造“证明书”,甚至连档案袋的封条,也模仿到位。

  警方查明,从2005年下半年至案发,他们前后从3家金融机构7个网点,办理抵押贷款超过20次,期间还转贷多次,贷款总额超过千万元。

  骗来的钱大多花光了

  该案中,潘富和陈华的位置很“重要”。

  潘富44岁,平阳人。他扮演统筹者角色,涉嫌骗贷金额高达380多万元。

  在平阳县,潘富名气不小。他早年在洞头办娱乐公司发家,之后返回平阳,经营一家混凝土公司,还入股当地娱乐场所及一家担保公司。

  2005年,潘富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但他骗贷是为了支撑高消费。

  潘富供述,他长期在酒店开房,有吸毒和赌博等嗜好。仅开宾馆一项,每月就要花费8000元,吸毒每月也要花上万元。

  潘富说,他每个月所有开销约5万元左右,3年来挥霍了180万元,这些钱都是从银行骗来的。

  陈华是一名实施者。每次潘富等人提出手头紧,他就联系“技术人员”,办好假证。

  金融机构内部人员涉案

  郑敏,平阳农村信用联社审批中心分社的网点主管,该案中唯一一名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她也是潘富的妻子。

  2005年,郑默还是信贷员时,涉案的一些贷款就是她经办的。

  郑敏说,其实办这些贷款时,她也曾怀疑过,因为有几套房产就在她居住的小区,“但那些办贷款的人,从来没碰到过。”

  遇到这些疑问时,潘富都会“开解”郑敏,称这些钱都是给他周转的,让其“不要管太多”。

  另外,郑敏的妈妈借给女婿不少钱,潘富周转不灵倒下了,大家损失都大,所以她干脆“睁只眼闭只眼”。

  银行贷款监管存在漏洞

  检察机关介绍,潘富等人就是钻了房屋贷款监管的空子。“比如,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合同登记证明书需要去房管局办理,嫌疑人提供的是假证,如果信贷员陪贷款人一起去办证,就不会出事”。

  假证能从银行“套现”,暴露出一些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存在薄弱环节。一些经办行轻视审核这一重要环节。这起案件对平阳金融机构触动很大。

  “至少现在去办房屋抵押贷款,信贷员都跟得很紧,还要去家里拍照存档了。”一位刚办了抵押贷款的老板说。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