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无线城市与您共享无线奥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2 15:31
人浏览
奥运会期间,重点服务奥运会的北京无线城市正处于测试阶段,北京网民和奥运观光客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笔记本享受到免费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可将视频图像等信息快速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亲朋好友,共同分享美好体验。无线城市就在我们身边,正在与我们共同感受一个精彩的无线奥运
在北京,只要您在无线奥运服务信号覆盖范围内,都可以随时停下来,拿出你的笔记本上网冲冲浪,了解最新的奥运赛事,收看赛事直播。
奥运会带动国内无线城市发展热潮
无线城市,就是在整个城市的范围内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服务,提供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
2008年6月25日,北京的无线城市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行,这也揭开了北京无线奥运的序幕。从那一天开始,北京部分地区的居民和海外游客可以免费享受随时随地的无线WIFI接入服务,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线城市网络,北京的无线城市覆盖范围主要包括奥运区域和主要商业区,信号覆盖开通范围包括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武区椿树、亦庄地区等,覆盖面积共100平方公里。
同时,为了使来京观看奥运会的国外游客可以享受统一认证、漫游上网的服务,北京无线城市的承建商中电华通还和多家国际漫游虚拟转接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可以和包括英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国外百余家运营商进行国际漫游。“毫无疑问,北京无线城市的建设是由奥运会推动的。”中电华通无线宽带事业部副总监张晓旭曾这样表示。建设无线城市这一举措,奥运会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北京无线城市项目计划分为三期,预计到2010年三期完成后覆盖北京全市,面积将达625平方公里,届时将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无线网络城市。而第一期则是以奥运为契机兴建,无论在宣传还是在服务业务等方面,都以奥运为基点,力图与奥运互惠双赢。
北京无线城市项目仅仅是无线城市热潮的一个缩影。在国内,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青岛、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也都先后启动了无线城市项目。
广州最快将在2010年建成无线城市,而整个珠江三角洲也将纳入无线城市建设的范围;上海则在今年6月13日宣布徐汇区无线宽带网络一期工程正式启用,目前上海全市无线覆盖场点已经达到2500个;南京市也将在明年底开通无线网络。
无线城市建设在全球已成为一种趋势。从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旧金山,英国伦敦,加拿大的安大略,到澳大利亚珀斯,新西兰惠灵顿,荷兰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北、香港等地区,超过600个城市开始或计划建设无线城市。预计到2010年,全球无线城市将达到1500个。
无线城市为北京网民提供最新赛事新闻
“奥运会期间,每天上下班时间我都会坐在出租车里,拿出笔记本,通过无线上网来了解最新赛事结果。”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白领闻先生高兴地说,北京的无线城市为他了解奥运赛事又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闻先生的做法也代表了一部分北京网民。奥运会期间,可能会有一些无法到现场看比赛却又关注赛事的笔记本用户通过选择无线接入互联网来获取奥运信息。
那么,无线城市的网络运行速度到底怎样呢?记者在近日的体验中发现,虽然在信号覆盖图上,无线接入的范围相当广,但实际上一些地区的信号还不太稳定,在北京的CBD商务区和金融街已经实现了无线信号的良好覆盖,在北三环、东三环大部分地区的信号也比较稳定,免费上网,免费看奥运视频直播一般没有问题,但在南三环、西三环等部分地区,信号还不稳定,有时还无法连接网络。
据相关人士介绍,北京无线城市项目不仅向用户提供无线宽带公众业务和内容服务,还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奥运信息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等多方面的应用。包括为北京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等重要业务提供无线宽带网络平台。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上网服务,看新闻、查邮件、远程医疗、旅游预定、接受网络教育等。而且,无线城市也使公交电子站牌、公交调度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候车亭电子监控、多媒体信息播报等多项城市信息管理业务成为现实。
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功能将运用到无线城市中,为市政服务、商务旅游、个人生活等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无线城市在为网民提供更为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会刺激更多的产品需求,为产业链带来更多的新商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大电脑厂商纷纷表示,随着无线城市在国内的大面积建设推广,将进一步拉动笔记本产品尤其是超便携笔记本的消费需求。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码助理)等这些支持室外无线上网的电子产品将更加走俏。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无线城市的推广意味手机支持WiFI功能将放开,WiFI手机的广泛应用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一旦手机支持WiFI,使用SKYPE(网络即时语音沟通工具)将大幅度降低手机的国内、国际长途费用。SKYPE在手机上的引入将对现行的长途资费形成冲击,对目前的电信业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无线城市透过奥运展望未来
虽然目前国内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无线城市的建设,但是,无线城市在全球1000多个在建项目中,至今尚无运营成功的样本。
有关专家分析,无线城市在运行中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商业模式之困。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说,商业模式是决定无线城市成败的关键。而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导致无线城市项目与成功相距甚远。据了解,目前全球无线城市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一是由政府独立建设;二是传统运营商建设运营;三是政府与运营商共同协作。在国内主要是第三种,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投入产出并不令人满意。
其次,技术局限和建网成本。无线城市建设成本巨大,要覆盖一个中等城市95%的地方,大约要投资1亿元,并且维护费用也相当惊人。此外,技术上还有一定局限,目前技术水平还不足以让网络信号覆盖室内 。
再次,技术标准之争。国家虽然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列入发展目标,但城市大规模组建无线网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几大国内无线运营商技术参数、无线频率及应用标准都有不同之处,运营商在抢夺市场时有可能引发混战,影响无线城市的正常健康发展。
尽管无线城市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那么无线城市能否搭乘奥运的顺风车,实现加速发展呢?
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开发适合我国无线城市发展的商业模式。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无线城市建设运营初期,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投入、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同时也要倡导运营商、厂商、服务提供商等广泛参与其中,推动产业链繁荣,促进无线城市理性健康发展。
另外,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利用奥运会这一巨大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无线上网用户,这需要运营商要更多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面对这一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完善网络,如何让广大用户承受起费用,如何开发更多的终端设备来满足消费者上网需求……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无线城市的发展才能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迎来其蓬勃发展的春天。
    奥运会期间,北京及其他奥运会协办城市均开通了无线专网,为高速、安全地传送赛事新闻和图片信息提供便利。图为河北移动秦皇岛分公司在奥运会足球分赛场内媒体记者席测试奥运场馆内无线专网网络“同一时刻、多人上网”的网络承载能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