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汽车上牌总量限制 因拉动内需可能暂时搁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7 11:32
人浏览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在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上公开表示,北京正在研究制订对新增机动车的调控办法,这再次引起了业内的连锁关注。今年十一之后,关于“北京明年将限制10万张车牌”的传言不胫而走愈演愈烈,业内人士人心惶惶。据了解,新增机动车的调控办法可能的具体政策有多个,其中有可能是对新增牌照而不包括换车。但据调查,目前近七成的消费者是首次购车,北京每年的新车销售中30万辆左右也属于首次购车,若限制10万张车牌对车市的挤压也是致命的。

 ●行业:中汽协向相关部门提建议反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确认,中汽协已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反对北京出台限制上牌措施。据了解,中汽协主要是代表全国各大汽车厂家提出的建议,因为汽车厂家担心一旦北京实施总量限制,全国交通也存在拥堵问题的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都可能会效仿,而这些城市都是厂家销售的主力城市,从而对汽车厂家的发展形成致命打击。

  中汽协提出的建议主要是从市场、产业发展、税收等方面分析,列举了限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据悉,中汽协的建议书共列举了10条建议,目前已送至国家相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

  ●经销商:

 优势经销商赞成劣势经销商反对

 如果北京真正实施10万张号牌的总量限制,那么一半左右的经销商倒闭可以预见;即便不实施苛刻的10万张限制,而是宽松的总量限制,那么处于每个品牌经销商队伍中的劣势经销商会首当其冲面临生存危机,特别是刚刚开业不久的新店,没有了新增客户的支持便没有售后服务,倒闭是必然的。

 与此相反,北京少数优势的经销商、经销商集团反而对限量持乐观态度,如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北京亚之杰集团等,因为这些经销商有庞大的售后服务基盘客户,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流动资金。他们希望限量带来的经销商队伍缩水能够让市场更加稳定,减少4s店之间拼杀价格带来的销售零利润甚至赔钱卖车。

 ●专家:交通虽紧张限量不是最好办法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史其信表示,虽然目前北京机动车已经达到350万辆,交通资源存在紧张问题,但与其它国家的大都市相比,北京的机动车人均保有量仍相对较低。

  据统计,纽约人口900万,机动车保有量540万辆;东京人口1200万,机动车保有辆460万辆。莫斯科人口1000多万,机动车保有辆超过300万辆。这些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却并不像北京那么严重,史其信表示,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城市布局”和“高频率的机动车使用”导致了北京城市交通的拥堵。据了解,地铁网络发达的纽约、东京两地超过800万辆机动车中,平均每天的实际使用量只有约200万辆。而北京私人小汽车的使用率大致相当于东京的4倍,

 史其信表示,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应该是立体的,有地上也有地下,每个方式承担一定的交通功能,北京市目前采取的大力发展地铁的方式就是有效减少拥堵的好办法,另外对城市静态交通如停车等实行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管理,减少小汽车过多进入中心区也是办法之一。而且限制总量会造成外地车牌增多、车牌资源价格过高等很多负面问题。

 ●消费者:担心购车成本大幅增加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部分消费者开始提前消费应对明年可能出台的限量措施。消费者大多担心明年因为车牌资源受限而导致号牌成为稀缺资源而身价倍增。部分已经购车的消费者开始购买第二辆车,消费者牛先生表示:“家里有两台车就踏实了,换车也不会担心号牌问题了。”

 ●政策环境:拉动内需是当务之急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表示,上周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召集汽车、农贸市场、商业零售等有代表性的单位负责人听取情况,重点是各个行业受到经济下滑带来的冲击影响以及对政府的建议,就如何落实国务院拉动内需的要求在各个行业进行落实。业内知情人士表示,在目前国家上下围绕拉动内需进行工作的时候,对支柱产业汽车进行限制的政策不合时宜,即便要限制也会被暂时搁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