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团购网站良莠不齐消费者需谨慎选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07 21:12
人浏览

“今天你团了吗?”这句话是最近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近几个月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冒”出来,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11月底,我国团购网站总数已经高达1664家(含各地分站和团购频道),仅萧山地区就有数十家之多;而经过工信部备案的网站为892家,获得ICP经营许可证的网站仅为377家。

  国内各大团购网站高举大幅度优惠的旗帜吸引了各个层次的消费人群,而团购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餐饮消费券、电影票、K歌券、家具建材、生活用品……团购已然成为消费者2010年最时尚的购买方式。同时各大商家以及各种团购中介对这种促销行为更是乐此不疲。

  盲目团购之后回归理性消费

  近几个月来,市民李小姐经常熬夜到12点,查看各大团购网站发布的最新团购信息,只要有感兴趣的就立马团下。不少网站都有邀请好友返利的优惠措施,在她的带动下,周边的同学、朋友纷纷成为了团购一族。但是随着团购经验的增加,李小姐觉得团购中碰到的问题也不少。她对记者表示虽然团购的打折力度很诱人,刺激了自己的购买欲望,但很多东西买下才发现并不是自己需要的。有点盲目消费的味道了!

  李小姐还告诉记者,半个月前她团购了一家餐厅的套餐,可自己打了好几次餐厅电话,不是电话没人接,就是说限额已经满了,总之就是没在自己理想的时间内吃成。除此之外,还有一次团了杭州某家甜品店的券,在最后一天去消费的时候,被告知无法接待那么多客人,最后等待了几小时,商家才开始退款。“现在开始团购前我要看看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盲目的团购反倒给自己增添了不少麻烦。”李小姐对记者感叹道。

  团购需良性发展消费者应谨慎选择

  由于我国目前正值网络团购市场高速发展时期,但相对滞后的监管力度也导致国内各个团购网站良莠不齐,这也使得团购疯狂繁荣的同时,滋生出很多的问题。部分商家(包括小型团购网站)纷纷以网购产品较低的边际成本及高毛利的特征作为不断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重复消费的资本,在价格优势的华丽外表下,隐藏的往往是商家诚信的缺失以及服务质量的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在对257家团购网站和5家团购导航网站的调查样本中,有超过54%的团购网站信用一般,初步具备信用能力,但经营不稳定,容易产生一定波动,有一定风险。

  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团购网站时应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团购记录等相关内容务必一一审核,并尽量去选择一些有“支付宝信任商家”,“网上交易保障中心”等一系列标示的网站进行交易,充分规避部分团购中介的信用和道德风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